科技日報 楊金鳳
“大宗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綜合利用事關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敗與否,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1月4日,以“創新引領產業集聚發展”為主題的2020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祝興祥表示,當前我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著“一高一低”等問題——即利用成本高、利用率低。
祝興祥致辭。主辦方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在做主旨演講時也表示,循環經濟的重要任務就是提高資源產出率。固廢產出量大,如果利用得好,既可以成為重要的資源來源,又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金涌演講。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是指我國工業領域在生產活動中年產量在1000萬噸以上,對環境和安全影響較大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尾礦、粉煤灰、煤矸石、爐渣、?脫硫石膏、赤泥等。生態環境部不久前發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廢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2018年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大宗固廢產生量大約為25.6億噸,利用量大概在14.7億噸,綜合利用率是57.4%。
為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2019年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文提出:到2020年,建設50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形成多途徑、高附加值的綜合利用發展新格局。
范付中致辭。主辦方供圖
研討會上,三門峽市澠池縣推介了包括120萬噸/年赤泥綜合利用、年回收處理10萬噸鋰電池、年產30萬噸再生鋁等在內的10個重點大宗固體廢棄物項目。作為黃河流域的重點基地城市,三門峽市澠池縣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2019年獲批,成為全國赤泥處置量最大的綜合利用基地。三門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范付中出席研討會時介紹,目前,澠池縣2018年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企業大約處理固廢416.01萬噸,通過集中處理固廢,產生的間接經濟效益達到33.2億元。
來自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吳玉鋒,清華大學生態工業研究中心主任胡山鷹,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楊曉松等四位教授分別從各領域固廢現狀、技術研發應用、風險防控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
祝興祥表示,提高大宗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綜合利用,一是要堅持創新引領,注重協同增效、推動技術創新、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二是推動產業集聚,通過政策協同、機制創新和項目遷移等綜合措施開發和推動一批大宗固廢利用先進技術,制定一系列的標準規范和實施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重點項目,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三是服務重點區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