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劉濤
1月4到5日,華中農業大學梧桐路步行街人氣爆棚,來自湖北建始、隨州、神農架、秭歸等地的100余家企業、上千種農產品亮相該校第四屆特色農產品品牌展銷會。其中,許多產品來自貧困地區,不僅帶著“鄉土”氣息,還帶著華農科研團隊的“技術含量”。
據介紹,參會產品有三大特色:一是科技特色。本次展銷產品以華農科技成果運用所形成的產品為重點,充分體現了華農元素和科技特色。二是健康特色。本著“用科技引領健康,讓生活回歸自然”的辦會主題,展銷會部分展品是由華農專家親臨種植基地悉心挑選。三是自然特色。除了土雞、土雞蛋等常規土味十足的農產品外,今年還有馳名省內外的神農架野生板栗,生長在神農架大山之中。
據華農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社會服務處處長魏鵬介紹,學校堅持“圍繞一個領軍人物,培植一個創新團隊,支撐一個優勢學科,促進一個富民產業特色”“四個一”特色發展模式,近5年來示范推廣了以油菜、柑橘、種豬、獸用疫苗、綠色超級稻等為代表的新成果、新技術200余項,形成了一系列蘊含華農科技元素的農產品,有些產品還被審核批準為地理標志產品,如來自“中國香菇之鄉”隨州的食用菌系列產品、建始縣獼猴桃等等,新增產值近千億元。
從2016年開始,華農每年組織開展特色農產品品牌展銷會,動員學校教職員工、武漢市民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與此同時,還開展了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進教育超市、進食堂、進福利、進后勤、進專設門店的“五進促銷”工作。近年來,學校累計購銷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1200余萬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