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令人親切的“胖五” 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20-01-03 04:01:24     來源:科技日報

            12月27日晚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攜實踐二十號衛星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拔地而起,直入蒼穹,圓滿完成發射任務。被人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征五號,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長征五號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工程,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可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的大幅跨越,運載能力位居我國首位,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將為后續探月工程三期、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經過10余年工程研制,長征五號先后于2016年11月3日和2017年7月2日實施了兩次發射,其中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第二次發射因火箭發動機故障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有人說:“看樣子,中國航天又要進入低谷了。”

            回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曾接連遭遇發射失敗,有人驚呼“長城奇恥、國人心寒”,艱難時刻,航天人依舊奮起擔當、負重前行,終于走出了低谷、贏得了勝利。百折不撓,探夢不止。長征五號的這場“翻身仗”,也是航天強國重大工程的關鍵仗,更是中國航天的必勝之仗。

            900多個日日夜夜,從任務失利到重整旗鼓,從問題歸零到扎實準備,從屢克難關到圓滿完成任務,偉大夢想標注創新使命,偉大精神孕育不朽傳奇。為了提升設備可靠性,發射場防腐分隊僅兩年多用的油漆桶就可堆滿4個籃球場;為了讓發射前6分鐘的預案更充分,僅控制系統就討論了16個小時,形成措施2000多條……

            當長征五號順利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的消息傳來,這一次,中國航天人用勝利做出了最響亮的回答,彰顯了一種逆境中奮起、愈挫愈勇的擔當精神。這一仗,打得真漂亮!“天是羅帳地是床,安家山溝扎板房,三塊石頭架口鍋,土豆白菜下干糧。”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一句當年的順口溜至今仍在流傳,這是老一輩航天人白手起家、戰天斗地的真實寫照。

            一代代航天人不竭奮斗,一批批報國者誓言無聲。面對困難,中國航天人初心不改、信心不丟,成為新型舉國體制的又一生動實踐,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學管理模式,造就了一支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接過了前輩手中的火炬。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不管困難有多大,浩瀚星海永遠在這里,永遠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追尋。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