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李長安: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2020-01-01 07:32:28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新的一年中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

              眾多專家學者認為,既要看到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也要看到我們有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未來,我們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經濟一定會更加精彩。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

              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就業工作,是確保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前提,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宗旨的客觀要求。

              在新的一年,我國就業工作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給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也給穩就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當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就業不充分和就業質量不高,是我國就業領域的主要矛盾,就業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目前,從城鎮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指標來看,就業總體上保持了基本穩定。不過,這并不說明就業壓力就此減輕。

              在勞動力供給方面,2020年我國城鎮勞動力供給仍將超過1500萬,其中包括大約850萬大學畢業生,加上職業學校畢業生、初高中后不再繼續升學的,大約有700萬人。此外,農村地區每年近千萬轉移勞動力,再加上近百萬城鎮轉崗再就業勞動力,就業總供給規模依然十分龐大,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同時,就業質量不高問題比較突出。雖然近些年我國的就業質量已有一定提高,但就業質量不高依然是勞動就業領域一個突出的矛盾。這主要表現在勞動者平均工資水平不高、工資拖欠現象久治不絕、就業崗位不穩定、社會保障不健全、勞動時間過長等方面。部分勞動者獲得感較低,實現體面就業任重道遠。

              應對挑戰,要求我們在下一步就業工作中,必須緊緊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就業領域的關鍵問題。首先,要不斷做實就業優先政策,實現就業政策與其他宏觀調控政策之間的協調;其次,繼續挖掘擴大就業的潛力,在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增加就業機會;最后,高度重視對勞動力的教育培訓,提高勞動者適應勞動力市場變化的能力。如此,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目標就能順利實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韓秉志整理)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