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記者 黎夢竹、李政葳
????“買從北京到重慶北的票太難了,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我在美團搶票,快來幫我加速”。年關將至,春運買票回家“年度大戲”上演。記者走訪發現,“搶票難”仍是今年繞不開的春運話題。隨著第三方購票軟件登場,各類“花式”買票服務出現,隨之帶來的捆綁收費、信息泄露等問題,也為人們購票帶來困擾,一不小心就會被“套路”。
??????圖片來源于網絡
????“現在每天就是為搶票而生……”在成都工作的小余這樣調侃。最近,為了幫在浙江工作的家人買回家票,她用了多個搶票軟件,還動用了眾多微信好友幫自己“加速”。但一周多過去后還是沒有搶到票。“另一張從貴陽到重慶的火車票,已經預付票款,結果車票開售后一直沒有搶到。后來還是手動買到的,機器竟然不如手動有用。”小余說,自己身邊不少同事也有同樣的經歷。
????在重慶工作的劉剛(化名)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使用某個軟件搶票時發現自動開通了免密支付,并且支付金額還多了20元。“向客服核對才發現,是自動添加的加速包。”他表示,這些加速包一般是默認勾選,或者設計得具有“誘導性”,“這些‘套路’簡直防不勝防”。
????記者梳理發現,多款軟件免費“低速搶票”成功率一般在20%至40%左右,而通過以20至50元不等價格購買加速包后,搶票成功率可達“90%以上”。花錢就能比別人更容易搶到票?業內人士表示,搶票軟件是用機器的高頻查詢來模擬真人下單,讓使用搶票軟件的人更快獲取到余票;但是機器向12306發起高頻購票請求,會給服務器帶來巨大負擔。
????日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在采訪中表示,由于搶票軟件的使用會降低其他手動查詢用戶的速度,進而導致系統延遲,為了保障用戶權益,他們已經屏蔽了多個搶票軟件的渠道。單杏花還提到,搶票軟件搶的都是其他用戶退票,因此真沒票的時候,即便多花錢也搶不到。
????“每天都在朋友圈請人加速,結果還買不到,真的很尷尬。”有了幾次糟心的購票經歷,小余便把幾款搶票軟件拉入黑名單。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黃浩認為,部分第三方搶票軟件推出的付費“加速包”或者“VIP搶票服務”涉及公平性和透明性問題。“一方面,購買加速包如果真的可以更快買到票,可能違反法律層面的公平原則,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用戶即使購買了加速包,那么加速包實際上到底有沒有加速,用戶其實并不知曉。”
????根據官方說法,即搶票軟件的余票也只是取決于12306售票平臺余票,說明“搶票軟件”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供需平衡。在互聯網安全專家、綠盟科技創新中心負責人劉文懋看來,雖然供求矛盾短期無法解決,但良好的客戶體驗也是減少百姓購票難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搶票服務雖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搶票難問題,但畢竟只是第三方,又處在監管的灰色地帶,還可能存在個人信息和支付信息泄露的風險。”劉文懋表示,12306推出的“候補功能”,一是官方可信通道,二是能在有票的第一時間將票派給排在隊首的用戶,將以往熬夜線下排隊改成了自動線上排隊,既解決了公平性又兼顧購票體驗。
????對于未來搶票市場的規范,劉文懋認為,要從客戶需求和合規性監管兩方面入手。“無論是官方12306的候補車票服務,還是第三方的搶票服務,都應該從老百姓的痛點入手,用技術、心理學等手段減少買票、等票過程中的困難。”
????他還提到,搶票軟件涉及到存儲個人賬戶、支付方式的地方,必須要進行安全評估和必要的安全防護,避免出現個別搶票軟件信息泄露的安全事件。
[ 責編:叢芳瑤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