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樹文 科技日報記者王春
12月30日,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上海)暨第二屆長三角國際創新挑戰賽青吳嘉示范區專場現場賽上,來自江蘇蘇州的蘇州冷杉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發布了便攜式氣相色譜儀研發的企業需求。隨后,來自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湖南綠之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家挑戰團隊針對本項目進行方案展示。
據悉,相色譜儀是應急突發事故的飛行檢查、環境監察執法檢查、企業排放效能評估、野外樣品現場分析等場景的主要應用檢測儀器。目前國內的便攜式氣相色譜儀仍出于初期發展階段,國外進口產品占據主要市場,同時儀器還面臨價格貴、維護成本高、采購周期長的問題。
產學研精準對接,打造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平臺
當天,與蘇州冷杉精密儀器一樣獲得長三角產學研資源支持的還有浙江億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異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映透能源有限公司、上海贏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這些企業分別來自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南京財經大學、嘉興潤弘科技有限公司等15個技術團隊公開展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記者了解到,上海青浦、江蘇蘇州、浙江嘉善三地建立創新挑戰賽聯動機制,同步啟動賽事,通過114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平臺等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將三地企業需求挖掘、專家匹配、對接活動統籌開展。賽事啟動以來,已征集青吳嘉三地區企業技術需求213項,匹配專家157次,征集解決方案79條,促成意向對接46項 。
創新挑戰賽青吳嘉示范區專場賽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科創一體化發展的典型代表。創新挑戰賽以解決企業技術需求為目的,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解決方案的創新眾包服務活動。現場企業代表表示,賽事為企業創新需求的解決提供了更多優秀方案選擇,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開放式創新平臺。
聚焦科創,推動長三角服務一體化
?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長三角服務中心揭牌 圖/侯樹文攝
科技創新帶動了科創服務機構在長三角地區的集聚。青吳嘉三地與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長三角服務中心,同時建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企業需求服務平臺。該平臺將集聚產學研專家、科技成果、科技服務機構等,圍繞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為核心內容實施建設;重點面向北斗導航、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軟件信息、新材料、環保等重點產業領域提供科創信息;逐步匯聚資源,為區域資源不平衡而阻礙創新掃除障礙。
與此同時,多個技術需求方與同一供給方在現場賽上完成了意向合作簽約。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巨聯環保有限公司、嘉興溢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共性需求得到上海大學專家的響應,上海禹浜水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蘇州新能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愛迪曼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河道原位水處理技術共性需求得到同濟大學專家的響應。
示范區共性需求簽約、示范區企業服務平臺發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長三角服務中心設立,則都是三地科技部門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大背景下推進一體化的踐行之舉。2019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正式成立,在這之前,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指導下,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科技主管部門已開始了頻繁的科創一體化發展研討及實踐。
“創新挑戰賽重在挖掘需求、難在對接服務、成在技術交易!”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總工程師陸敏表示,在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示范區上,上海市科委下階段計劃在示范區內探索建立服務企業共性技術需求,以企業投入為主、政府聯合引導的“揭榜制”科研計劃協同組織模式;探索長三角科技創新券在一體化示范區的先行先試;推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共享服務平臺等創新服務載體,為長三角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帶來可推廣、可復制的新模式、新經驗!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