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2019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本次大賽旨在對全市各區公民科學素質進行一次綜合檢驗,為迎接2020年“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收官之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4%的目標做準備。
此次大賽由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技報社、北京科學中心承辦,北京市綱要辦成員單位、十六區綱要辦(科協)協辦。大賽還得到了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地震局等單位的題庫支持。
決賽現場(攝影 張星海)
在決賽中,全市十六區代表隊經過三輪角逐,最終由海淀區代表隊獲得一等獎,西城區和朝陽區分獲二等獎,通州區、昌平區和平谷區獲得三等獎。決賽現場還頒發了2019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最佳網絡答題獎、最佳組織獎和優秀組織獎等獎項。昌平區科協獲得線上答題最佳組織獎,大興區科協、門頭溝區科協、延慶區科協、密云區科協獲得優秀組織獎。
2019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自6月上線以來,各區科協積極行動,廣泛組織動員區內公眾參與答題。據了解,大賽自上線以來,有超過53.1萬人參與線上答題,活動總瀏覽量超過867.2萬人次。網上答題用戶調查問卷中顯示,64.51%為女性,35.49%為男性;城鎮用戶占67.42%,農村占32.58%;其中18—39歲的青年群體超過50%,大學專科和大學本科及以上用戶超過60%。題目內容緊密圍繞《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及社會科學焦點、民眾關注熱點進行,兼顧不同學科分類,聚焦科學知識、科學辟謠、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等方面內容。(記者 劉辛味 )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