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港澳臺賽既培育雙創土壤,又帶動產業升級

            2019-12-30 04:00:24     來源:科技日報

            “今年參賽的港澳臺企業數創新高、質量好,反映出港澳臺青年赴內地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內地產業升級、深化開放的舉措正吸引著更多的創業青年攜夢而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以下簡稱港澳臺賽)組委會秘書長夏雷說。

            港澳臺賽是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體系中唯一聯通港澳臺地區的賽事,已成功舉辦六屆。越來越多的港澳臺創業青年正通過港澳臺賽這扇窗,投身到內地的創業熱潮中。特別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有利于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港澳臺創業青年的創新活力得到進一步迸發。

            大賽助力讓創業夢變成現實

            臺灣青年陳章杰的創業內容很特別,通過大數據算法,將消費者的味覺數據與葡萄酒數據庫做配對,以推薦合適的葡萄酒。盡管已在深圳成立公司,但他對內地政策、市場仍不太了解,基本通過朋友介紹或者上網搜集各種信息。

            今年,陳章杰參加了港澳臺賽,并獲得電子信息(初創企業組)一等獎。“參加了大賽組織的政府政策解讀、考察孵化器等活動,我對內地政策、市場有了全新認識,也發現了新的機會,對創業充滿信心。”他說。

            和陳章杰一樣,通過港澳臺賽,讓創業夢變成現實的港澳臺青年還有很多。港資企業深圳易視智瞳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黃卜夫對此深有體會。獲得第六屆港澳臺賽先進制造二等獎后,經大賽組委會引薦,他的創業夢在深圳落地生根。公司現已獲得四輪投融資,擁有生產基地,產品被華為等品牌企業所使用。

            “港澳臺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讓社會各界了解我們,我們也因此獲得投資人的關注。”雷震來自澳門,是珠海納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去年,他帶領團隊奪得港澳臺賽一等獎。公司現已實現20多項技術產業化。目前正規劃成立粵澳柔性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創建兩地新材料研發合作示范項目,為澳門在大灣區產業合作探索新路線。

            為地方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

            港澳臺賽從2014年以來,已吸引近3000個港澳臺項目參賽。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0個港澳臺項目落地珠三角,今年此數字還將繼續增加。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港澳臺賽深度結合廣東各地市產業優勢,深度挖掘產業共性需求,有效吸引了港澳臺企業落地發展。

            隨著港澳臺賽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日益吸引到更多優質的港澳臺創業團隊加入。以今年參賽項目為例,在電子信息領域,包括有專攻5G射頻技術、超低功耗WiFi芯片等團隊;在先進制造及人工智能領域,有智能制造先進排程云端解決方案、5G動作傳感仿生機器人等技術。

            大賽不僅是一項賽事,而是搭建一個對接平臺,一方面精準引導港澳臺創業項目落地,一方面為當地產業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港澳臺賽今年首次采用“行業賽+地方主導產業”模式,分別在佛山舉辦先進制造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綜合組行業賽,江門舉辦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行業賽,惠州舉辦電子信息行業賽。

            此舉十分受地市的歡迎。以惠州仲愷高新區為例,港澳臺賽深入挖掘惠州的電子信息產業資源,向參賽企業展現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基礎,增強港澳臺企業到大灣區發展的信心。同時,利用惠州的產業優勢,助力港澳臺項目順利落地、發展。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也表示,大賽對佛山加快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引進港澳臺人才團隊、推動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雙創的有效抓手,更是招商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培育當地雙創土壤和環境、帶動產業升級的抓手。”深圳海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孫昕用了“三個抓手”闡釋大賽的影響。

            統計顯示,今年大賽已吸引到4家企業落地江門,各有6家企業落地惠州仲愷高新區和佛山高新區。

            “賽事結束,服務才剛開始”

            如果把組織辦賽看做一根不斷撬動港澳臺青年創業熱情的“杠桿”,服務則是起支撐作用的那個“支點”。

            港資企業開平市齊裕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微說:“參賽期間,組委會精心安排培訓。印象最深的是復賽培訓時,工作人員陪同培訓到晚上9點。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比賽,組委會的服務都十分周到。”

            “今年的港澳臺賽結束了,但我們的服務才剛開始。”港澳臺賽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龔雪說。大賽期間和結束后,組織臺灣青年廣東創業行,深入了解廣州、惠州、深圳的創業環境和政策、產業發展情況,挖掘可匹配對接的合作資源。據悉,已有部分臺灣企業意向落地廣州。

            歷屆的港澳臺賽均積極完善大賽服務,構建“賽事+產業+服務”的服務鏈條;通過打造“深耕實業”+“創業投資”的模式,吸引創投界知名機構及投資人加入;針對性提供匹配服務,推進創業項目和市場緊密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以及雙創升級,港澳臺賽的服務進入夏雷所稱的“2.0版本”。

            港澳臺賽設立“命題挑戰賽”,以產業合作、戰略投資、天使投資等方式,推動龍頭企業以需求引導創新、產業上下游更精準對接。今年共有27個行業龍頭企業發布175個產業需求命題。

            為了讓港澳臺企業“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大賽組委會成立粵港澳臺協同創新中心,深入挖掘和對接四地產業資源,既為港澳臺創業企業提供多元的落地選擇,也為落地的企業爭取更多地方政府的資金、政策支持。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