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磊 科技日報記者過國忠 通訊員雷寧
為推進縣級融媒體建設,加速向智庫媒體轉型發展,傳播好高校創新發展聲音,講好高校高質量育人故事。12月27日,由科技日報社與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首家高校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當天,并舉辦了“大國工匠進校園”系列活動。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吳訪升共同為中心揭牌。
常州工程融媒體中心揭牌儀式現場(余磊攝)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張雪華介紹,該融媒體中心成立后,將依托科技日報社的技術研發優勢,整合好多方面資源,提供從技術到平臺的全面服務,使高校信息發布平臺做到安全可控,搶抓輿論“主動權”,同時將建立以高校科技資訊庫為核心的全媒體采編系統,依托資訊庫形成智庫產品服務,建好高校融媒體建設“樣板”項目,助推高校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地方和企業能力。
據了解,科技日報社此前聯合江蘇理工學院、揚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一報九校”建立了江蘇省縣級(區域)融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并設立了6家融媒體實踐分中心。
目前,研究中心已建立了由報社技術、采編和管理部門以及高校理論、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家研究小組,系統開展從基礎理論到技術分平臺,以及內容架構設計等方面的研究,為科技日報社縣級融媒體建設項目落地,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聯建高校江蘇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楊文生透露,下一步,研究中心計劃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建立高校融媒體中心(平臺),以擴大高校的社會影響力,共同推進地方創新發展,打造具有科技服務特色的區域性融媒體品牌。
“大國工匠進校園”訪談環節(受訪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國工匠進校園”系列活動上,來自不同行業的5位勞模工匠與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近千名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多位專家作了精彩的報告,分享了工匠們成功的喜悅,寄語青年學子要爭當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實踐者”和“代言人”。
科技日報社、江蘇省科協、常州市總工會、常州科教城管委會等領導,以及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代表近千人出席。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