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張蘊 通訊員?雒文清
近日,國網果洛供電公司《高海拔地區提高配網供電半徑關鍵技術研究》科研項目順利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及成果鑒定,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的運用,將極大降低高原偏遠藏區電網延伸過程中的變電站及線路投資,縮短電網建設周期,解決偏遠藏區供電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對助力脫貧攻堅、保護生態環境、滿足偏遠稀疏地區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電力需求具有重大意義。
據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州地域面積7.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是國家級深度貧困區,也是典型的稀疏人口分布區域。在國家電網公司“三區兩州”電網建設中,普遍存在配電網延伸半徑長、戶均投資大、通電成本高等突出問題。
鑒于此,以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作支撐,國網果洛供電公司組建成立科研小組,啟動高海拔地區提高配網供電半徑關鍵技術研究,通過反復多次的數據采集、測量對比和試驗驗證,于12月26日完成新設備掛網運行驗證,實現了10千伏線路長距離供電的目標。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馬麗山介紹,通過實地驗證,高海拔地區提高配網供電半徑關鍵技術能夠延長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2倍以上,增加供電面積3.3倍。“比如在一些偏遠地區,通過10千伏線路延伸供電,可以少建1座35千伏變電站和一條35千伏輸電線路,節約投資3800萬元”馬麗山說。
青海省科技廳驗收專家組組長王建學表示:“項目研究成果達到了延長配電網供電距離、降低線路損耗、提升電能質量、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目標,其中分布式就地補償、有源自適應線路阻抗匹配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果洛供電公司科研小組還組織開展了超長距離供電驗證,將10千伏線路供電距離延長至233公里運行并取得成功。這種驗證在國內外尚屬首次,對電網結構薄弱地區實現應急供電保障同樣具有良好的積極作用。
?
國網果洛供電公司科研小組成員在班瑪縣10kV蓮四串帶賽五路上進行設備安裝與數據測試。陳文君 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