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丁仕瓊
武漢理工大學校友、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董事長張國良,12月25日匆匆趕到武漢,來不及好好休息,晚上就登上“卓越之光”武漢理工大學首屆理工故事展演會舞臺,以《根情》為題,現場講述他與母校的情緣。
武漢理工大學校友張國良正在講述自己的故事。?姚洪?攝
作為恢復高考第一屆考生,張國良從在校園學習成長時體育課上“扔手榴彈”的趣事講起,講到工作后遭遇困境時偷偷回母校尋求精神力量的往事。以及在研究“碳纖維”過程中學校對他有求必應的幫助,最終成功實現碳纖維產業化的夢想,填補我國高性能碳纖維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和封鎖,拿到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他的心中,學校不僅是求知的場所,更是心靈的港灣,“無論離開多久,走的多遠,無論順境逆境,我都是母校的孩子,母校都一直在幫助我”,張國良動情地說。最后,他還勉勵學弟學妹們,要秉持“卓越”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斷進取,成為“卓越”之才!
30分鐘的講述,贏得臺下師生陣陣的掌聲和喝彩聲。
從教十四載的袁成清教授與團隊師生通過3個故事講述他們對“師”的理解。?姚洪?攝
12月25日至26日,“卓越之光”武漢理工大學首屆理工故事展演會在馬房山校區西院大禮堂連續上演。講述者的年齡從9歲到90歲,有學生、教師、管理人員,也有院士、校友,他們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八個濃縮著卓越精神和卓越思想的理工故事,全場師生們在一個個閃耀著卓越之光的故事中感受鮮活的正能量、有形的價值觀、豐富的時代感、永久的理工情。
據悉,2019年3月武漢理工大學啟動了展示“理工力量”、講好“理工故事”活動,在前期廣泛征集、深入挖掘的基礎上,遴選出8個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以舞臺展示的方式予以呈現,以期讓理工精神更加鮮活,切實增強師生“筑夢?鑄魂?立本?樹人”的價值共識,為學校發展匯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本次展演會以“為奮斗謳歌 向崇高致敬 傳理工精神 譜育人新篇”為主題。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說,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一代代理工人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勇攀科學技術高峰,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貢獻了行穩致遠的理工力量,積淀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今天,全體武漢理工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為理工畫像、為理工立傳、為理工明德。未來,我們要將理工精神發揚光大,在卓越思想的感召下、在卓越之光的照耀下,為教育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磅礴的理工力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