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長江保護法草案首次審議 長江保護法將是一部全面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法律

            2019-12-24 02:12: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長江保護法草案首次審議

              昨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長江保護法將是一部全面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法律。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高虎城作關于長江保護法草案的說明。

              草案共計九章八十四條。草案依據長江流域自然地理狀況,以流經的相關19個行政區域范圍為基礎,將法律適用的地理范圍確定為長江全流域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部分水系到了“無魚”等級

              高虎城介紹,長江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今天的長江“病了”,洞庭湖、鄱陽湖頻頻干旱見底,部分水系嚴重斷流、河湖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岸線、港口亂占濫用問題突出;部分區域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較為嚴重。同時,水污染形勢嚴峻,重要湖庫仍處于富營養化狀態,30%的環境風險企業位于飲用水水源地周邊5公里范圍內、污染產業向中上游轉移,跨區域違法傾倒危險廢物呈多發態勢。

              他說,目前長江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尚未建立,長江保護法制進程滯后,必須從長江流域系統性和特殊性出發,制定一部具有針對性、特殊性和系統性的長江保護法,加強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治理,切實保障長江流域生態安全,促進長江流域綠色發展。

              草案共計九章八十四條。草案依據長江流域自然地理狀況,以流經的相關19個行政區域范圍為基礎,將法律適用的地理范圍確定為長江全流域相關縣級行政區域。針對特定區域、特定問題,草案從國土空間用途管控、生態環境修復、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推進綠色發展、法律實施與監督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制度和措施規定。

              科學合力劃定各方職責邊界

              草案提到,國家建立長江流域統籌協調機制下的分部門管理體制,長江流域協調機制由國務院建立。

              “長江保護涉及多個領域、多個部門、多個地方。”高虎城說,長期以來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尚不健全,管理體制條塊分割、部門分割、多頭管理依然存在,干支流、左右岸、上中下游協同治理能力較弱,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整體合力。

              高虎城提到,制定長江保護法,科學合力劃定各方職責邊界,理順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流域與區域、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關系,建立起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長江流域管理體制。

              “通過系統性制度設計,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立起全流域水岸協調、陸海統籌、社會共治的綜合協調管理體系。”

              據悉,為落實黨中央有關建立“河長制”的要求,并與長江流域協調機制相銜接,草案明確規定市、縣級河長負責落實協調機制的有關規定。

              增加關于生物完整性指數內容

              此外,由于現行水環境質量標準僅采用化學指標不足以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不利于對生態系統的保護,特別是生物完整性問題。草案在長江流域標準體系建設的有關規定中,增加了關于生物完整性指數的內容,明確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物種資源狀況建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并將其變化狀況作為評估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物總體狀況的重要依據。

              看點

              “把生態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

              高虎城介紹了起草工作遵循的原則。他提到,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持系統保護,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加強統籌協調,堅持全流域合作。“明確責任,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強化企業責任,發揮廣大人民群眾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健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草案第一條明確,為了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治理,促進資源高效合理利用,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推進綠色發展,制定本法。“要針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破壞的突出問題,把生態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通過保障自然資源高效合理利用,防范和糾正各種影響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行為,實現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支撐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目的”。

              適用長江全流域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草案依據長江流域自然地理狀況,以流經的相關19個行政區域范圍為基礎,將法律適用的地域范圍確定為長江全流域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本法所稱長江流域,是指由長江干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集水區域所涉及的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甘肅省、陜西省、河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高虎城解釋說,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長江流域除干流外,還包括眾多支流,干支流相互交融、水系相通,立法要遵循長江流域的系統性、聯系性和完整性特征。二是長江流域涉及的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域廣大,有些區域遠離長江水系。為保證科學合理地管理長江流域,草案將管理范圍限定為長江流域內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草案明確,在長江流域實施八種行為,適用本法。這八種行為包括:生態系統修復和維護生態安全;各類規劃編制與實施、資源利用管控;飲用水安全保障與水污染防治;水資源合理配置、調度與利用;生態環境風險防范與應對;促進流域城鄉各類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防御、治理各類破壞和可能破壞或者嚴重影響生態系統和環境的行為;與上述行為相關的管理行為。

              針對違法采砂活動專設處罰條款

              草案在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職權的同時,增加了對行使職權的責任追究的規定:為了加強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和環境的保護,專門設立了對破壞生態系統行為和污染環境行為的處罰;對長江流域長期以來突出的違法采砂活動專門設立了處罰條款。

              草案第三十五條規定,國家建立長江流域河道采砂許可制度。長江流域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依法劃定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嚴禁在長江流域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從事采砂活動。

              在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以外從事采砂活動,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對不符合許可規定的,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辦理采砂許可。

              草案還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糾正其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沒收其違法所得及用于違法所得船舶或者機械、設備、工具、材料等,并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對不能支付罰款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察機構有權拍賣其用于違法所得的船舶或者機械、設備、工具、材料等,用于折抵罰款;因采砂造成嚴重生態破壞,需要進行生態修復的,承擔全部修復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兩種行為包括,在長江流域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從事采砂活動的;在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以外從事采砂活動,未依法取得許可的。

              長江“禁漁”十年擬上升為法律

              草案第三十四條明確,國家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嚴格捕撈管理。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在本法實施之日起十年內,長江干流和重點支流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具體管理辦法和重點水域范圍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草案還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本法行使執法權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有權糾正其違法行為,并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其違法所得及用于違法所得的工具、機械、材料等;造成破壞的,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情節嚴重,造成嚴重生態系統破壞,需要進行生態修復的,承擔全部修復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幾種行為包括,在長江開放水域養殖、投放外來物種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種種質資源的;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內從事生產性捕撈,或者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捕期間從事生產性捕撈的;未經科學論證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在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實施航道整治工程項目的;實施人工修復工程破壞或者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破壞長江流域自然岸線的;具備岸電使用條件的船舶靠港未使用岸電的。

            (責任編輯:DF52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