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這本畜禽養殖“寶典” 推動我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提升

            2019-12-23 17:27: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盛利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拿著它,從零起步搞養殖業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關鍵還能不走彎路,見經濟效益。”這幾天,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好谷農場員工莫色有火,對手中的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圖冊,贊不絕口。在農場負責養牛的他,遇到不懂得技術難題,總會翻看圖文并茂的養殖冊,“相當于請了個專家到身邊指導。”

            莫色有火所說的“專家”,是我國200余位畜牧領域專家、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公司技術骨干等,歷時3年原創的我國首套系統、完整地介紹畜牧養殖標準化規模養殖關鍵養殖技術和先進理念的科普叢書——“圖解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系列叢書”。記者12月23日從該叢書編著牽頭單位、四川農業大學獲悉,作為我國在該領域的首套“系列叢書”將于今年12月迎來第三次再版重印。

            系統全面的“養殖全書”

            ?“非洲豬瘟、禽流感等疫情的發生,與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推廣普及程度密切相關。”叢書編委會主任、四川農業大學朱慶教授說,從農業部2010年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意見”,到今年11月底召開的全國畜牧業工作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強調,要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力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其中普及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技術,是解決養殖污染、控制畜禽疫病、提升產品質量、確保產品質量與市場供給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對當前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滿足豬肉產品市場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針對過去我國養殖業生產方式落后、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較低、科技應用和普及程度不高的情況,從2010年起,四川農業大學牽頭組織了全國 17 個省、51家單位共同啟動“圖解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系列叢書”的創作。作為一項系統性編制工作,200余位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地方一線技術人員,歷時3年先后完成的奶牛、肉牛、鵝、鴨、綿羊、山羊、兔、豬和肉雞等 10 本圖冊,覆蓋了我國95%的動物產品,叢書于2013年由中國農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過去畜禽養殖叢書類型繁多,缺乏系統性、連貫性,而本書首次覆蓋到了畜禽養殖的全品種、全產業鏈條。”朱慶說,涵蓋養殖主導產業和全產業鏈的是本書特色之一。叢書以解決畜禽生產全產業鏈各環節關鍵問題為出發點,首次全面地闡釋了畜禽養殖場選址建設、良種選擇、飼料與營養、飼養管理、疾病防控、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品加工、物流運輸、經營管理等全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為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產品質量控制提供了技術支撐。

            “從雞舍如何選址、怎么建設,到養雞場如何管理,甚至設置哪些崗位,書中全部涉及,更別說品種選育、疾病防控等基礎技術的科普層面。”他說,比如《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圖冊》創作團隊在編寫過程中,通過指導四川圣迪樂生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構建了集“品種—飼料—飼養—加工—物流”為一體的蛋雞全產業鏈,成功打造了“圣迪樂村”知名品牌,公司品牌雞蛋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全國第一,引領蛋雞行業發展。

            科技含量豐沛的“養殖寶典”

            該叢書在編輯過程中,各個編著團隊先后走訪了不同類型養殖企業和養殖戶500余家,跟蹤參與生產全過程、通過了解生產中的主要問題和技術需求,針對性地設計了叢書的篇章結構、技術內容、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以主創人員近20年獲得的30余項國家和部省級科技成果及編著的40余部教材專著和科普讀物為支撐,融合國內外最新技術,形成系統性和實用性強的技術體系。

            叢書將“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的標準化貫穿始終。其中,奶牛標準化創作團隊在四川省洪雅縣新希望奶牛場、邛崍市5 個奶牛場,連續記錄全年奶牛場不同時間點的溫度、濕度變化,進行奶產量、奶品質分析,掌握問題的癥結,集成了“濕熱應激條件下奶牛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并將核心內容融入到圖冊的創作中;《鵝標準化規模養殖圖冊》針對鵝業生產中種鵝季節性停產、鵝苗季節性斷檔的瓶頸問題,創作團隊將集成創新的“四川白鵝反季節繁殖技術”關鍵內容分別融入到圖冊,為我國突破鵝業生產的季節性限制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圖冊》中借鑒了日本、美國等牛肉分割分級標準和先進技術。叢書核心內容是經過大量科學實驗和示范應用后的成果總結,既有先進的理論知識支撐,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保障,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目前該叢書已經推廣應用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國“養殖書屋”用書已配送360個縣、411個書屋;覆蓋畜禽養殖主產區,在全國500多家企業、數千個專業合作社的上百萬個養殖戶應用;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人數超過100 萬,惠及多個少數民族地區和連片貧困地區。

            “科”與“普”融會貫通的趣味“養殖圖冊”

            記者翻看該叢書發現,不同于傳統教條式科普書籍,該叢書圖文并茂地解析了畜禽全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的技術要點,采用現場照片、線條圖、卡通圖、手繪圖等5000 余張,直觀、形象地闡釋了枯燥難懂的專業技術問題。

            叢書創作團隊深入國內標準化生產代表企業和規模養殖戶,拍攝了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現場照片6 萬余張,經過反復推敲最后僅甄選不到十分之一編入圖冊。“針對一些難以用照片來直觀、準確反映的關鍵技術環節,專門邀請專業人員繪制線條圖、卡通圖等作為補充。”朱慶說,如在生豬養殖領域,部分圖片難以用圖片展示,而專業繪圖人員又不懂養殖業,創作團隊設置邀請繪圖人員在養殖場蹲點現場觀摩,完成制圖工作。

            不僅如此,創作團隊還創新寫作手法,強調語言畫面的生動流暢。記者看到,在介紹奶牛生殖機能發育過程時,書中不僅科學簡潔的文字描述了奶牛生長發育階段的生理和行為特點,又用文學性的詩詞如“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及幽默直白的語言如“主人,我想找個男朋友”“我好想結婚哦”等不同語言形式,分別描述了奶牛初情期、性成熟等不同生理階段的行為表現和飼養管理特點,讓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而在仔豬斷奶環節,書中則用科學語言描述了生產上不同斷奶方法,并采用卡通圖輔以“孩子們,要聽話,你們長大了”“媽媽別走”和“五個小時才能見媽媽一次,必須珍惜這難得的見面啊”的通俗直白的語言分別描述了“一次性斷奶”和“逐漸斷奶”技術。

            “科普圖書的風格既要有特色又要對‘口味’,才能提高采用率和接受度。該叢書的應用對提升我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朱慶說,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規模化迅速提升,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是我國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2月13日 《這本畜禽養殖“寶典” 推動我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提升》系列叢書 采訪對象供圖

            12月13日 《這本畜禽養殖“寶典” 推動我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提升》專家現場宣講叢書內容 采訪對象供圖

            12月13日 《這本畜禽養殖“寶典” 推動我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提升》叢書中的趣味科普內容 采訪對象供圖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