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過國忠
日前,全國高職學校翹首期待的首輪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由教育部、財政部正式公布。
首輪遴選出的197所學校覆蓋了29個省份。從專業布局看,靠前的專業大類分別是裝備制造大類、交通運輸大類、電子信息大類、財經商貿大類、農林牧漁大類,既體現了全面,也兼顧了重點,勾勒了我國職業教育總體方向和目標。
超前發展,蘇南成為“雙高計劃”最大“贏家”
“此次‘雙高計劃’出臺,借鑒了高校‘雙一流’建設,將在職業教育領域統一質量標準,在國家層面重點支持一批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中央財政給予支持,引導地方加強投入,以點帶面,引領新一輪高職改革建設,對于帶動提高我國高職教育的整體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曹根基說。
在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光文看來,當前,產業轉型正在加速推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缺乏,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推動經濟穩定發展,離不開一大批適應時代發展和技術變革的高水平應用技能人才。高職學校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亟待通過國家重點支持建設一流高職院校和一流專業群,滿足新時代產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雙高計劃’的實施,正是旨在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破解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難題,引領高職改革創新發展的行動‘指南針’。”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鈞銘說。
記者了解到,首輪遴選要求高,申報難度大。江蘇共有20所高職院校入選,居所有省份高職院校入選數首位。尤其是蘇南地區多所高職學校,憑借多方面的優勢和實力進入高水平學校或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入選數更是在全國遙遙領先,成為“雙高計劃”最大“贏家”,將在中國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與高水平發展上,起到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高起點建設,當好高職高水平建設“先行者”
“‘雙高計劃’的目標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這對新時代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升級與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要以新的理念、新的定位、新的舉措,把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在先行先試中摸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高職教育的新路子。”王光文說。
“學校將重點在數控技術專業群、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建設上,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對接地方支柱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需求。尤其是要面向長三角、特別是無錫地區先進制造業和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朱愛勝說,到2023年,兩個專業群將在智能制造領域內建成全國標桿,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貢獻“無錫職院方案”。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周勇介紹,學校軟件技術(軟件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群將圍繞制造強國、工業互聯網國家發展戰略,瞄準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精準對接“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服務長三角地區智能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服務國家工業互聯網高素質人才需求。到2022年,學校專業群將實現一個“職業情境、項目主導、能力遞進”的軟件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一套國家級的教學標準和教學資源庫及其應用規范、一個“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頂層貫通”專業群課程體系、一批國際視野和大師名師引領的高水平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等“七個一”目標。
“學校在打造智能制造專業集群上,將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建立調優、調高、調寬專業群建設機制,著力打造對接智能制造產業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智能制造專業集群,帶動智能制造專業集群的特色化發展、高質量發展,建成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專業群,為新時代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常機電方案’。”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沈琳說。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吳訪升認為,“雙高計劃”建設,高職學校要主動作為,要高起點建設好專業群。為此,學校要以中國特色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建設為主要抓手,按照專業建設的要求與目標,多措并舉推進專業學科的建設,建好產教融合綜合創新平臺,健全現代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積極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科技日報常州12月22日電)
(責任編輯: HN66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