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警惕“安全”的電子煙!

            2019-12-23 04:02:11     來源:科技日報

            香煙煙霧(CSE)和電子煙蒸汽(ECVE)對生物膜的影響。 圖片來源:《呼吸研究》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張夢然

            近年來,電子煙爭議纏身。而最新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呼吸研究》上的一項報告,可能會為這場爭論的一方增加籌碼。

            科學家此前發現,與吸煙相關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都和一些特定細菌有所關聯。而電子煙,對這些細菌所產生的影響與傳統香煙類似。

            安全性和屬性疑云

            電子煙是模仿傳統煙草的電子產品。它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甚至給吸食者帶來的感受也差不太多。

            它通常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煙管、蒸發裝置和電池3部分組成,通過霧化等手段,電子煙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然后再由使用者吸食。

            多國控煙力度加大后,電子煙風靡一時。因為其被認為是傳統煙草較為安全的替代品,主打不含焦油、懸浮微粒等有害成分,被視為一種可靠“戒煙手段”。

            不過,電子煙的屬性和安全性一直頗有爭議。目前,美國、韓國等國家將電子煙定義為煙草制品,奧地利、加拿大、英國等則將電子煙定義為醫藥產品,意大利、俄羅斯等又將其定義為普通消費品。同時,早在2013年,就有德國研究人員對電子煙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發現電子煙含有大量丙二醇,可能對呼吸道刺激進而引發一些急性癥狀,危害性可能比傳統卷煙還要大。而此后也屢有研究認為,長時間吸食電子煙,或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

            增加肺部致病菌有害度

            而最新一項報告顯示,急性肺病或與使用含尼古丁的電子煙以及傳統香煙相關。來自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藥學院的研究團隊,此次將香煙煙霧和電子煙蒸汽對已知與吸煙相關長期肺病有關聯的細菌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比照。

            研究人員將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暴露在香煙煙霧提取物或電子煙蒸汽提取物中進行培養。對照組細菌則在沒有香煙煙霧和電子煙蒸汽提取物的環境中培養。

            研究人員發現,暴露于香煙煙霧或電子煙蒸汽提取物中似乎對這些細菌的生長并無不良影響。但是暴露在這些提取物中使得這些細菌的生物膜形成增加,此效應并未出現在未暴露的對照組中。生物膜是一種或多種類型微生物的聚合體,已知生物膜的增多是許多不同類型微生物感染中的一個過程。

            這項發現或許表明,香煙煙霧和電子煙蒸汽會增強常見肺部致病菌的有害程度,有利于頑固感染的形成。

            為了評估細菌暴露于香煙煙霧或電子煙蒸汽提取物中時其有害程度――或稱致病性的變化,研究者們用細菌感染了大蠟螟的幼蟲,它們是人類感染的一種模型生物,可以測試細菌感染對幼蟲存活率的影響。而感染了有過香煙煙霧或電子煙蒸汽提取物暴露的細菌的大蠟螟,其生存率與感染對照組細菌的大蠟螟相比有所下降。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研究團隊展示了香煙煙霧提取物或電子煙蒸汽提取物暴露下細菌感染人類肺部細胞的情況,發現這些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8(一種與炎癥相關的重要因子)的量增多了。

            每一口煙量都更大?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戴爾德里?基爾平表示:“這項研究的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是香煙煙霧與電子煙蒸汽的暴露,對于細菌的行為和致病性的影響是相似的。這些發現表明,電子煙對常見的肺部致病菌的影響或與香煙相似。”

            研究人員提醒,實驗中使用的香煙煙霧和電子煙蒸汽提取物是用相似的方法制備的,因此可能無法反應吸煙和吸電子煙時尼古丁暴露量的不同。

            基爾平認為:“與傳統吸煙者相比,電子煙使用者每一口煙量都更大、吸得更長,可能會增加尼古丁攝入量。因此我們的模型可能會低估電子煙蒸汽中呼吸系統致病菌的尼古丁暴露量。”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們使用的是一種常見品牌的電子煙,沒有額外添加的味道,細菌在煙霧和蒸汽提取物中也只會暴露一次。他們認為,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調查電子煙中香味物質和其長期暴露的影響。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