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冬至,給農作物看看“相”

            2019-12-22 13:10: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劉志偉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12月22日是冬至,即將進入嚴寒時段。可長江中下游一帶,因前段干旱,越冬作物長勢不平衡(見下圖1-4),在此時節該是何種長相為好呢?記者采訪了湖北資深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

            黃智敏說,冬至太陽直射點到達赤道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斜射,其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數九”說的就是要進入最寒冷期。

            然而,冬至太陽照射雖與地面的夾角最小、時間最短,但地面在夏秋儲存的熱量還可以補充,故天氣不見得很冷,可到了“三九”,不僅地面接收太陽熱量較少,而且夜間散熱超過白天所吸收的熱量,那時地面儲存的熱量已消耗殆盡,造成地面溫度繼續下降,天氣越來越冷。由于越冬作物即漸進入最寒越冬緩慢甚至停止生長期,此時主要越冬作物的“長相”,關乎來年產量的豐歉。

            黃智敏說,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一般所說的冬至苗,油菜通常應達到13片葉左右而不抽薹,這樣才可爭取較多的有效第一分枝數;小麥應達到3-4個分蘗而不拔節,才利于具備較多的有效分蘗,確保以后較多的成穗數。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2月下旬南方多陰雨,但氣溫有所偏高,21日江漢、江淮、江南有小到中雨, 24-26日有中等偏弱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有4~5級偏北風,氣溫將下降3~6℃,局部降溫幅度有8℃左右; 27-29日,漢水下游、江南還將出現一次降雨過程。各地可因勢利導,科學管理。

            中國氣象局荊州農業氣象試驗站建議,要結合中耕松土,重施以農家肥為主的臘肥,這既可防凍害,又可促進來年生長發育;要結合培土壅根,清溝理墑,防冬爛春漬;要搞好深挖冬凌,防病蟲害;果園應繼續施肥、冬耕清園;越冬蔬菜要追施薄糞水、必要時蓋草保溫防凍,特別要加強大棚苗床的越冬管理;畜禽要加強冬季飼養管理、修補畜舍、保溫防寒;要適時捕撈成魚(小龍蝦),整修魚池,養好暫養魚(蝦)種和親魚(蝦),搞好越冬科學管理。

            冬至以后還是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積肥造肥的大好時機,這對于來年防御旱澇災害,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10月下旬初播種小麥已達3個左右分蘗

              

             11月上旬播種小麥因干旱遲生基本未分蘗

              

             9月中旬末播種移栽的油菜處于開盤到現蕾

              

             9月中旬末播種移栽的油菜長勢較差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