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李麗云 實習生 江月 王思聰
12月18日閉幕的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條例》,該條例將于2020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涵蓋多重利好政策,亮點多多,將激勵哈爾濱新區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該條例對新區規劃和土地利用、產業促進、開放合作、生態宜居、政務服務、人才服務、法治保障等方面作了規定,條例共分為9章60條。
該條例首先明確了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政府對哈爾濱新區支持的職責。在黑龍江省政府層面設立新區領導小組,為確保新區行政權力承接到位,要求黑龍江省政府及其部門將事權下放新區的,應當提供專業技術等支持,并加強指導與監督;黑龍江省政府應當組織協調中央派駐本省的機構和中央直屬企業支持配合新區建設發展;哈爾濱市政府應當制定支持新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幫助新區解決重大歷史遺留問題。
該條例為新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提供空間和法律支撐。規定新區管理與發展應當遵循體制機制創新和先行先試原則,可以復制其他國家級新區、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濟發達地區等地方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同時將容錯機制寫入條例。規定新區管委會和有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中出現失誤和錯誤,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是其工作符合國家和省確定的改革方向,決策程序合法,未謀取私利或者未惡意串通損害公共利益的,對其不作負面評價,免予追究責任;
該條例就選人用人機制作出規定。哈爾濱新區管委會應當優化用人環境,以需設崗、以崗定人,建立符合新區改革發展實際的用人機制。新區管委會機構應當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設置。管理人員、工作人員實行全員聘任,不受身份限制;
條例規定優化審批流程,加快項目開工進程。哈爾濱新區建設工程項目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滿足安全生產條件的,可以先行開工,再依法辦理其他相關許可;新區內所有建設工程實行勘察設計質量安全承諾制。
該條例為哈爾濱新區吸引、留住人才,從工資、社保待遇到住房作了全方位規定。哈爾濱新區管委會管理人員、工作人員工作崗位、工資待遇按職責、績效核定,可高于同職級公務員工資待遇的1.5倍以上,退休后社保待遇不低于同職級公務員標準;新區為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到新區工作提供創業就業、社會保險、就醫保障等幫助和便利,給予安家補助,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入托入學問題;新區管委會應當建立新區緊缺人才清單制度,定期發布緊缺人才需求,拓寬國際人才招攬渠道;應當建設人才公寓,面向各類型人才出租;新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可以利用自有土地申請建設為本單位人才提供的住房;新區房地產開發項目應當配建人才政策性住房,配建比例不得低于房地產開發項目總建筑面積的百分之五。人才政策性住房銷售價格不得高于本開發項目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的百分之八十。對配建人才政策性住房的,可以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全面放開落戶條件,無法律禁止性規定不得限制公民在新區落戶。
該條例為打造新區良好營商環境,就政務服務、誠信、信用制度作出規定。新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政務服務機構辦理的行政許可事項,加蓋政務服務機構印章后具有法律效力,其他部門不得重復審批;新區管委會政務服務機構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新區管委會應加強項目投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社會管理等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全面履行、兌現依法簽訂的有效合同和以會議紀要、文件等書面形式承諾的合法優惠條件,依法作出的規劃、行政決定等不得隨意改變;新區管委會應當完善市場主體信用制度,健全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公示機制,對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的監管信息、信用狀況及時歸集、共享和公示,為信用良好的市場主體提供便利,對失信市場主體進行懲戒約束。
哈爾濱新區管委會在落實新條例中將重點在五個方面取得突破。
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能,切實保障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發、產業化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用地,努力增強哈爾濱新區集聚更多大項目、好項目的承載能力。
著力優化行政審批服務。通過強化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建設,試行企業設立網上自主申報,實現無人工干預審批。探索在俄羅斯和日韓跨境頒發自貿試驗區企業的營業執照。創新開展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制試點,拓寬承諾制范圍。
加快對先進地區經驗復制。充分借助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飛地”平臺,按照“能復制皆復制、宜創新皆創新”的原則,復制更多上海、深圳的經驗做法,推動新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實現對俄開放合作破局。加快科技、金融、貿易、國際人才交流等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通對俄合作的產業鏈、物流鏈、金融鏈、科創鏈。積極推進在俄羅斯格林伍德設立離岸孵化器和在海參崴設立代表聯絡處,在俄羅斯歐洲部分和遠東部分雙管齊下,促進雙邊經貿、科技、文化等各領域的長期合作及長遠發展。
加快產業項目集中集聚。舉全區之力落實好鼓勵產業集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提高招商實效上實現突破。制定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正面清單,專人負責開展點對點招商,在提高產業項目質量上實現突破。加強項目謀劃和儲備,積極爭取國家省的政策支持。按時序抓好市重點產業項目和省百大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積極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啟動實施事業單位、執法隊伍和企業的公司化改革,有步驟的推進崗位聘任制,加強公務員精英化、事業單位服務化、企業集團市場化建設,研究成立招商集團、科創集團、投資集團等企業化公司,把有基層工作經驗的骨干精英、年輕干部調動起來,進一步激發新區建設的內生動力。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