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記者李禾)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曾是環保工作短板的農村也從“求生存”到“求生態”。近年來廣西省百色市平果縣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基本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覆蓋村組和人口均達100%,極大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
據統計,平果縣累計投入3174萬多元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行動,完成改廚23130戶、改廁21300戶。平果縣還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實施農村路網、飲水安全、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等,全面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能力。2016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13093萬多元,新建、續建、升級或維修了硬化路310條279.2公里,實現全縣20戶以上的自然屯全部通砂石路;投入11252.61萬元實施安全飲用水提升工程,解決24萬多人飲水安全問題,實現農戶100%達到安全用水標準;投入資金2612萬元,實施118個村級公共服務項目,確保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得到提升。
生態環境改善還需跟扶貧和經濟協調發展,平果縣鼓勵貧困戶融入主導產業發展,并給發展特色產業的貧困戶以獎代補資金,引導扶持貧困群眾就業創業。近兩年,基本形成“村村都有致富帶頭人、組組都有脫貧典型”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 HN66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