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十大網絡科普作品

            2019-12-19 04:00:41     來源:科技日報

            “3分鐘回答你對垃圾分類的所有疑問”視頻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北京閃聯傳媒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作,基于準確的數據、科學的道理,用動畫的方式告訴公眾,惹人厭的垃圾,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如果垃圾不分類,不但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很大,而且是對資源的浪費。

            “中國旱澇五百年”H5

            華風氣象傳媒集團中國天氣網、國家氣候中心聯合創作,首次通過交互可視化的形式深度挖掘和分析從明朝至今(1470年―2018年)各省份的旱澇氣候變化,通過大眾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向公眾科普549年間全國旱澇時空規律和分布格局,解釋我國自古以來旱澇頻發的原因。

            “中國稀土點亮未來”視頻

            中國稀土學會、中國科協信息中心聯合創作,該視頻邀請到稀土領域四位知名院士作為科學顧問,結合專家實拍與后期特效制作,用一部5分鐘的科普視頻讓公眾了解稀土是什么、稀土有什么用、中國稀土為何能影響世界等問題。

            “百年孤獨的阿爾茨海默癥”主題演講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制作,該視頻解讀了“阿爾茨海默癥”的詳細發病機理以及預防方法,幫助公眾進一步了解阿爾茲海默癥。

            “百變小加之小加向前沖”系列視頻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制作,該片通過動漫形象“小加”與家庭成員對話設定細分傳播人群,由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引出科普話題。系列劇內容涉及地球與環境、生活與健康、宇宙的奧秘、神奇動植物、安全與預防等。

            “歐陽自遠院士:我們為什么非要到月球的背面去”視頻

            新華網制作,視頻以專家采訪和三維模擬動畫相結合的形式,為公眾進行科學知識解讀。片中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深入解讀嫦娥四號與月球背面的秘密。

            “科技向未來”主題演講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絡中心制作,欄目聚焦群眾關心的前沿科技,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通過主旨演講、互動對話等形式,將深奧的前沿科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讀,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科技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

            “科學榜樣”系列音頻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音頻選取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于敏、孫家棟、程開甲等新中國著名科學家,以他們的科研經歷、人物故事為背景策劃、制作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

            “美麗科學|中國動物:展現中國兩棲和爬行動物之美”視頻

            安徽新知數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2019年,美麗科學團隊對中國特有的數種蛙類進行了較為系統性的調查,重點拍攝了數十種兩棲與爬行動物,同時記錄了高原沙漠、熱帶雨林、喀斯特平原以及溫帶雨林等數種地貌環境。

            “紫禁城?天子的宮殿――地下尋真”視頻

            故宮博物院制作,作品聚焦故宮考古,帶觀眾前往故宮的考古遺址,近距離發現紫禁城地下的秘密。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