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1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預計為8.86億噸,同比增長7.3%――我國鋼鐵消費增長何以超預期

            2019-12-17 11:30: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12月12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預測成果顯示,201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預計為8.86億噸,同比增長7.3%;2020年我國鋼材需求量預計為8.81億噸,同比下降0.6%。

              12月12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預測成果顯示,201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預計為8.86億噸,同比增長7.3%;2020年我國鋼材需求量預計為8.81億噸,同比下降0.6%。

              上述預測成果是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采用鋼材消費系數法和下游行業消費法進行預測,對兩種方法所得結果加權計算而來。該院已經連續11年發布鋼鐵需求預測成果,多年來預測值與實際數值吻合情況良好。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當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和全球鋼鐵需求預測研究成果暨鋼鐵企業競爭力評級”發布會上就此指出,2019年,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增長均有所放緩。我國及時出臺了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較好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受益于國內經濟穩定增長,我國建筑、機械、能源、家電等主要下游行業鋼材消費量保持良好增長態勢,促進我國鋼材消費量整體較快增長。

              具體說來,201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出現較大增幅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2%,比2018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5.9%,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8.1%。

              二是房地產開發好于預期。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較2018年全年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8.07萬億元,增長14.6%,較2018年全年加快1.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5.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9.0%。房屋新開工面積18.6億平方米,增長10.0%。

              三是工業生產總體平穩。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保持平穩增長。

              這些用鋼大戶確實給力!得益于內需拉動,2019年以來,我國鋼鐵產量也出現了明顯增長。2019年1月份至9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7.48億噸,同比增長8.4%;鋼材產量(含重復材)為9.09億噸,同比增長10.6%。中鋼協分析指出,前3季度,在國家各項穩增長措施推動下,各地重大項目紛紛開工,為鋼鐵行業創造了較好的市場環境。鋼鐵企業把握市場機遇,滿足市場需求,實現穩產增產,但行業同時也存在產能釋放較快等問題。

              展望2020年,我國鋼材需求量預計為8.81億噸,同比下降0.6%。根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經濟將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增速可能進一步回落,建筑、汽車、造船等行業鋼材需求將下降,機械行業鋼材需求基本不變,能源、家電等行業鋼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

              根據預測,2020年,建筑行業鋼材消費量4.75億噸,同比下降0.6%;機械行業鋼材需求量將基本維持現有規模,全年鋼材消費量預計為1.42億噸;汽車行業鋼材需求量約4820萬噸,同比下降3.6%;能源行業鋼材需求量約為3450萬噸,同比增長1.5%;造船行業鋼材需求量約1000萬噸,同比下降11.5%;家電行業用鋼需求量將達到1400萬噸,同比增長3.7%;鐵道行業鋼材需求量約550萬噸,同比增長1.9%。

              對于全球鋼材需求狀況,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預測成果則顯示,2019年全球鋼材消費量約為17.81億噸,同比增長4.1%;2020年全球鋼材需求量約為18.02億噸,同比增長1.2%。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