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奎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致辭
12月14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加油月捐5周年聚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奎為活動致辭,感謝一路同行的月捐人及合作伙伴。加油月捐計劃自2014年啟動以來,累計籌款5170.74萬元,覆蓋5個項目區119所學校,43334名學生和1697名老師受益,持續改善貧困鄉村小學生綜合教育環境。
堅持:從0到3萬人的暖心堅持
加油月捐計劃是中國扶貧基金會2014年推出的城鄉兒童一對一公益教育行動。通過持續性的幫助,為貧困地區鄉村兒童改善學習環境,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城市兒童通過參與公益課程和公益活動,提升城市兒童的同理心、責任心,學會愛與分享。
5年來,月捐人從0突破到五位數,截止目前已經有近3萬人加入月捐。月捐人中,有堅持數年的愛心人士、有年齡很小就參與的小小月捐人、有教育孩子而參與月捐的父母、有耄耋老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共同為改善貧困鄉村小朋友綜合教育環境提供持續性支持。
深耕: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事情,6-10年慢慢做急不來
加油月捐計劃所籌集善款全用于加油計劃項目,5年時間,加油計劃項目共覆蓋威寧、鎮雄、隆林、會澤、昭覺5個縣,119所學校,受益學生43334人,受益老師1697人。項目從加油校園、加油課堂、加油關愛等三個方面改善當地項目學校學習環境。
中國扶貧基金會邀請第三方團隊對項目進行評估,報告顯示:加油計劃對學生抗逆力、建設性交流、創造力改善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對于改善學生學習努力程度有顯著且正向的影響;加油計劃對教師的音體美課專業能力和自信心都有明顯提高,且音體美開課數及學生對音體美的喜愛程度均有提高。
加油計劃項目負責人也介紹了項目升級內容,未來項目將順應項目區的需求變化,聚焦優質教育核心課程,并激發鄉村校長和教師的內生動力和創新力,從加油課堂、加油領航員、加油關愛三方面,促進鄉村校園教育生態系統良性發展,為鄉村兒童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一生的基礎。
改變:讓城市兒童更懂愛與分享,讓鄉村兒童重拾夢與希望
蔣濱澤——參加月捐而變得越來越摳門。2015年秋,蔣濱澤加入少先隊的當天,媽媽為他結對了一個叫陳華次的鄉村小朋友。自從有了這個伙伴,蔣濱澤速度建立了“陳華次月捐換算法”,在外度假時,他會計算打兩次車差不多100元,夠陳華次一個月捐贈了,放棄打車改坐公交;他想買玩具時,媽媽就幫他計算這個玩具夠陳華次幾個月的捐贈,他便自覺放棄。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鄉村孩子,他還加入小小公益傳播官活動,無論是在火車上、還是在海灘上……他都勇敢走向陌生人,介紹自己、傳播項目。
天遠——加油讓他變得更加開朗。天遠家在貴州威寧縣爐山鎮一個四面環山的小村里。老師評價他“以前不愛說話,也不和同學玩,一個人孤僻得很。”但這兩年,天遠明顯開朗多了!“在路上遇到老師,他會先鞠躬,再說老師好;學習也進步很大,以前就考二三十分的英語,現在是班里前五的英語學霸。”
活動現場還邀請到云南會澤縣火紅鄉巖腳小學師生代表進行分享,校長從校園更美了、學生更陽光了等方面講述加油計劃項目給他們帶去的變化。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