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聚寶盆”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突破50億元大關

            2024-01-03 15:20:33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西寧1月3日電 (記者 孫睿)記者3日從青海省海西州政府獲悉,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海西州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突破50億元大關。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區域面積30.0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

            據介紹,2023年,海西州以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為核心,農牧業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全州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突破50億元大關,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突破2萬元大關。

            圖為無人機航拍“柴達木糧倉”都蘭縣田地。都蘭縣委宣傳部 供圖

            為解決農畜產品惜售滯銷、農牧民增收乏力等問題,海西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一次性種糧補貼3.91億元的基礎上,州縣兩級財政積極籌措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缺口資金4010萬元、藜麥種植補貼1200萬元、種養殖業補貼和防災保畜應急飼草儲備資金8055.49萬元,全方位支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

            海西州開展鹽堿地改良綜合配套技術示范推廣及綜合開發利用試點,格爾木采用“洗鹽+滴灌”方式選育耐鹽堿作物,種植139畝油葵取得良好效果;德令哈采用“打井取水+漫灌洗鹽”方式,對2000份燕麥品種開展耐鹽堿品種篩選,出苗率達20%。德令哈建立科研示范基地2處,試驗基地200畝、示范基地2萬畝,推廣種植燕麥、苜蓿等耐鹽堿飼草4.5萬畝,青干草畝產達到400公斤,鹽堿荒漠地區飼草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圖為德令哈市苜蓿獲豐收。(資料圖)德令哈市委宣傳部 供圖

            經行業統計,2023年,海西州糧食、油菜、蔬菜、枸杞、飼草產量分別達到17.2萬噸、1.28萬噸、6.24萬噸、9.05萬噸、12.5萬噸,同比增長8.2%、2.7%、16.6%、3.7%、14.7%。全州牛羊分別出欄11.75萬頭、166.75萬只,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2023年,海西州官方印發《海西州實施科技支農“十大行動”方案》,聚焦春耕生產、種畜鑒定、新品種選育推廣、綠色食品標準化技術、農機具檢修等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02期,培訓農牧民1932人,拍攝推送“農技小課堂”短視頻36期,著力解決農牧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今年完成試驗播種和藜麥新品種示范推廣3500畝,引進培育藜麥、枸杞良種33個,主要糧食作物、飼草等基本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生產。

            此外,海西州在杭州、寧波建設101家“神奇柴達木”優品窗口,省內建成5家“神奇柴達木”優品旗艦店,推進落實22種“神奇柴達木”優品產品上架“浙里淘”并產生訂單,海西農畜產品入駐臺州、溫州近60家大型商超和直營店。(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