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一個超越人類過往經驗的新時代,信息被高速傳播、共享和復制。為了保證信息的安全,全世界的密碼專家殫精竭智在研究各種加密技術。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主任張振峰,就是長期從事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主攻在常人眼中冰冷神秘的密碼技術,并努力把中國密碼機制推向世界的密碼專家。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隱私泄露問題日益凸顯。每天都有已知和未知的網絡安全威脅不斷涌現,網絡空間安全成為全世界都在關注的重點問題。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主任張振峰
張振峰: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我們現在享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實這些技術也帶來很大的安全威脅。2001年我轉行從事密碼研究。從最早最原始的通訊安全,到信息安全,密碼技術始終是所有安全技術里面一個最核心的技術。
2015年5月,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信息安全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會場上,一向沉寂的中國代表團一次性提出了3個密碼機制,申請進入國際標準。這在大會上引起了轟動。
張振峰: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提了三個機制,中國可能以前在這上面提的提案,本來就不多,突然之間提了三個,就引起了別人很高的關注、揣測。
很多會議代表都好奇,在這一領域一向安靜的中國會帶來什么樣的密碼技術。其實,為了這一刻,張振峰已經準備了十幾年。
張振峰:我在2006、07年的時候就參與了我們國家密碼管理局組織的密碼算法設計。我們很多算法設計都是在2010年就已經設計好的,只是在2015年把這些算法拿到國際上去。當時,國家密碼管理局在2010年之后先后發布了一系列的密碼算法,整個是一個完備的標準體系。我主要參與的是SM2和SM9,其中SM2有3個算法,SM9有4個算法。
進軍國際標準之爭并非易事,按照慣例,后進入國際標準的算法,必須比先進入的算法具有明顯優勢。SM2數字簽名算法的優勢,就體現在網絡時代的多用戶安全性上。

張振峰:什么叫做多用戶安全性呢,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這兩個圖片,右邊的圖片是我手寫的,你一看就知道這是我的名字,但是左邊是一個數字簽名。這個數字簽名中沒有任何結構特點。所以說存在一種攻擊,把一個人的數字簽名解釋成另外一個人的數字簽名。
這個模型專門來刻畫這樣一種攻擊,在這個模型下我們的SM2可以證明具有這樣的安全性。我們證明了SM2是可以安全地抵抗這種攻擊,所以說它具有這種多用戶的安全性,而其他算法則不具備這種安全性。
憑借著算法設計上過硬的技術優勢,各國專家終于了解并認可了中國的新技術。此后,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發布的新型數字簽名標準也采用了具有多用戶安全性的設計方法。
然而在2016年,某國提出由于決議起草組流程的瑕疵,要求刪去帶有“SM2、SM9”字樣的副標題,這讓張振峰不能接受。

張振鋒在國際網絡安全標準化論壇上介紹SM2數字簽名算法(受訪者供圖)
張振峰:國際上都知道這是中國的一個算法名字,別人一看到這個標準的名稱,就知道這個標準,有我們中國的這樣一個密碼算法,有一種榮譽感在這里面。
在張振峰和工作組的堅持和努力下,中國算法在標準文本的標題上保留了算法本名。在2017年德國柏林召開的國際標準化會議中,中國算法獲得了100%的投票贊成率、跳級進入國際標準發布階段。

張振鋒和工作組(受訪者供圖)
中國密碼算法在國際舞臺的勝利,對于增強我國密碼產業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SM2和SM9密碼算法納入國際標準,被評為2017年中國網絡安全大事。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上,SM2和SM9數字簽名標準獲得領先科技成果最高獎——黑科技獎。
高光時刻,張振峰沒有止步,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來自未來的安全威脅,投身于后量子密碼技術研究,并先后解決了多個后量子密碼理論的公開問題,在國際密碼三大頂級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張振峰:對我們密碼人來說,面臨一個最大的挑戰,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就是量子計算機。現在看量子計算機,它的發展不太確定,但是我們的密碼技術,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然后解決好安全顧慮,也就是抗量子安全問題。
從人類文明走上信息化的道路開始,密碼技術就擔當起信息安全保障的重任。當世界向著更高效、智能、便捷的方向發展時,中國密碼需要一直搶在時代前沿,建立起安全的技術圍墻,保障國家網絡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這是以張振峰為代表的密碼安全人肩負的時代使命。
聯合攝制: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光明網
監 制:黃克翠 戰 釗
記 者:宋雅娟 肖春芳
統 籌:張奕芝 高子越
[ 責編:蔡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