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12-16 15:15:25     來源:光明網

              12月13日,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圍繞太空經濟發展、商業航天市場、商業發射活動等話題,開展了6場報告。

            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在致辭中表示,航天產業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挑戰性和帶動性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商業航天是助推航天產業發展的強勁力量,2018年商業航天的收入已達到全球航天經濟收入的83%,國內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過160家,希望各方能夠共同發力,營造商業航天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中國航天基金會副理事長侯秀峰介紹,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持續推動衛星、運載火箭、“五云一車”等系列商業航天重點工程,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其中,虹云工程技術驗證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并圓滿完成了國內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快舟固體運載火箭目前已圓滿完成5次商業發射,進入常態化發射模式。目前,中國航天科工正著力推進運載火箭、衛星等的批量生產能力建設,積極布局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遠望智庫高級研究員黃志澄在《太空經濟的繁榮與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主題報告中介紹,當前,世界航天事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正在從過去以政府投入為主,轉向政府和市場的雙輪驅動,從而推動世界的太空經濟進入2.0時代。當前中國航天國企、民企雖各有優勢,但民企剛剛起步,其整體實力與國企無法相比,兩種模式應該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因此,中國商業航天應該走混合所有制的發展模式。

              中國航天工業科學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研究部主任王少華認為,商業運載使得人類進入太空更便捷,開啟了太空經濟新時代,商業運載的發展可帶動地方經濟、博物館和主題園區、科普和互動體驗、發射參觀等新產業、新項目的蓬勃發展。

              來自星際榮耀、藍箭航天、天儀研究院、翎客航天的專家們圍繞打造太空經濟高地、航天改變生活、商業航天的機遇和挑戰、可回收火箭等內容分享了創新發展經驗和最新科技成果。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指導,寧波航天智慧科技城管委會、中國航天報社主辦。(思牧)

            [ 責編:肖春芳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