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糧用中國種: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超過95%

            2019-12-12 14:17:37     來源:光明網

              新華社三亞12月11日電(記者于文靜)近年來,我國改革品種管理制度,引導“產學研”銜接,不斷激發育種創新活力。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量連續3年世界第一,節水小麥、優質水稻品種選育取得新突破,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面積達到95%以上。

              這是記者近日從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的全國現代種業發展暨南繁硅谷建設工作會議了解到的。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表示,我國品種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保證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國內種植的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都是自主選育的品種。正在建設的國家種質資源庫,長期保存能力達150萬份。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種業是現代農業的基礎。經過多年建設,我國種業優勢基地作用、市場發展活力和市場監管能力增強,形成了以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為核心,52個制種大縣和100個區域性基地為骨干的種業基地“國家隊”,保證了全國70%以上的農作物用種供給。

              韓長賦表示,當前,種業發展還有短板弱項,如適宜機械化作業、名特優新的農作物品種不足,科研評價導向和協作機制不健全,種業企業多而不強,育種資源和人才向企業流動的激勵政策不夠,知識產權保護有待提高等。下一步,將圍繞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業高質量發展和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加快構建種業自主創新體系,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大力培育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持續推進種業基地建設,加快構建種業全面開放新格局。

              海南省是重要的農作物種子科研育種基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南繁基地建設保護和管理力度,加快建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韓長賦說,要建設好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和南繁科技城等重要工程,搭建起公共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平臺,由季節加代向全年研發、由育制種向產業鏈、由分散獨立向集群協同拓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