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四部門權威解讀:“26條措施”含金量更高、內容更實

            2019-12-11 22:46: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

              12月11日,國臺辦舉行“26條措施”政策解讀專題記者會,請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鄭持平,科技部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徐捷,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陳斌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司副司長李玉冰詳細介紹“26條措施”當中涉及到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

              回應臺胞訴求,重在落實

              這13條措施進一步回應了廣大臺企的訴求和期盼,主要考慮更多為臺胞臺企提供發展機遇、同等待遇,進一步促進臺企參與大陸高質量發展、高科技創新,幫助臺企加快科技創新,降低綜合成本,搶抓發展機遇,實現更好發展。

              陳斌華表示,13條措施和我們去年出臺的“31條措施”中涉及臺企的12條在理念上是一脈相承的,就是彰顯“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體現一視同仁,同時又與時俱進,擴大了受益面,提高了含金量。概括地講,有以下三個亮點:

              一是緊扣經濟社會的發展熱點。例如,第2條圍繞5G這一產業熱點,將積極支持兩岸企業就5G產業開展交流合作,歡迎臺資企業參與大陸5G建設,共享大陸5G商機。二是回應臺胞臺企重點關切。例如第8條針對臺企特別是中小微臺企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申請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拓展直接融資渠道等方面提出解決辦法。三是含金量進一步提高。如第1條支持臺企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和“四類”中心建設,助推臺企加快科技創新,融入高質量發展。

              “26條措施”發布以來,國臺辦、國家發改委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部署落實工作,相關落實和配套對接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例如福建省有關部門將于近期召開政策說明會,明確一些措施的具體方案。江蘇省昆山市推出服務臺胞臺企20條新舉措,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下一步,我們將把各項措施落實落細,把好事辦好,讓廣大臺胞臺企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陳斌華說。

              享受利好政策,一視同仁

              目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已經認定了25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10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并正在積極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范應用體系建設,以及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布局建設。

              “我們對臺資企業參與大陸重大裝備發展、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等一視同仁,同等對待。”鄭持平表示,目前,已經有一些臺資企業先行一步,積極參與其中,享受到了增值稅全額退還等政策優惠,比如,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廈門建霖健康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入選第三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歡迎更多臺資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要求,與所在地的省級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等聯系,牽頭或者是參與相關的工作,充分利用大陸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鄭持平說。

              2015年以來,已經有20個省市設立了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涵蓋園區、學校、創業孵化器、企業和社會團體等各類平臺,逐步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橋梁和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的重要載體。

              徐捷表示,“26條措施”明確符合條件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可以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這將為基地和示范點發展和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新創業創造更好環境。廣大臺灣青年可以在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等平臺內,享受政策便利,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交流、創業,實現共同發展。

              行業標準制定,同等參與

              “26條措施”提出,臺資企業可與大陸企業同等參與行業標準的制訂與修訂,共同促進兩岸標準互聯互通。對此,李玉冰表示,標準是共同協商一致并共同遵守的技術規范。臺資企業在參與國家標準制定方面與大陸企業享有同等待遇,這種待遇體現了標準公開、透明、共同協商的特點。同時,大陸在制訂和修訂行業領域標準方面具有廣闊市場優勢,臺資企業在部分產業領域有著豐富技術積累,雙方合作有助于提升兩岸企業在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增強競爭力。

              李玉冰介紹,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協同有關地方和行業協會,赴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就“兩岸行業標準共通”開展調研,與福建冷凍食品協會、廈門市物流企業等20多家臺資和大陸企業協會座談交流,了解福建省和廈門市的臺資和大陸企業對兩岸行業標準共通的需求,了解經貿合作現狀,重點領域需求,以及探討舉辦兩岸行業標準交流研討會,研究相關行業中標準共通的重點領域,推進開展兩岸標準比對研究等工作。

              她舉例說,茶是兩岸同胞共同喜歡的飲品,為了促進兩岸臺式烏龍茶貿易暢通,根據大陸烏龍茶產業發展需求,我們大力推進兩岸茶葉產業的標準共通,推動臺灣茶葉學會和有關企業參與《臺式烏龍茶》《臺式烏龍茶加工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研制工作,目前兩項國家標準項目即將立項公告。相信今后兩岸相關業者將在更多領域推動制定共通標準,并給兩岸同胞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昌岳)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dm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