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為紀念錢學森同志誕辰108周年,進一步深入探討錢學森智庫的發展與建設,由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主辦的“緬懷錢老暨錢學森智庫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黨委書記雷剛表示,系統院是中國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的發源地和錢學森智庫的依托機構,為進一步挖掘并傳承錢學森學術思想,自2013年起恢復了“系統學討論班”,并開展了“口述錢學森工程”、“群星燦爛工程”,形成了一批富有影響力的錢學森思想理論研究成果。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薛惠鋒表示,錢學森的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是經受了從航天領域到社會各領域、從技術科學到社會科學的多重實踐和反復驗證的。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新的時期,錢學森智庫應堅持傳承并弘揚錢學森系統思想精髓,不斷推進系統工程在新時代的發展,運用系統工程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思維方法解決我國當前帶有全局性、復雜性、整體性的社會問題,讓錢學森智庫建設真正起到支撐航天、服務國家的作用與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技術顧問王禮恒表示,錢學森智庫的發展與建設應加強與國家高端智庫聯盟的聯系和中國工程院的合作,加強選題的戰略性與實用性。暢通渠道,不要局限于航天,要綜合各領域優勢資源,促進老中青力量相結合。智庫建設的核心在于質量,重點在于選題。做好頂層謀劃,提高咨詢質量,才能建設出更有影響力、更加輝煌的智庫。
原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劉順達表示,建設好智庫,關鍵要把質量鏈和責任鏈通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鏈鏈接起來,這樣就可以做到用標準衡量,用實踐檢驗,用數據說話,讓決策者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時候能夠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
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顧基發認為,一個智庫的研究,除針對課題的研究之外,也要注重理論方法的不斷研究與革新,這樣才能保證智庫的研究既有應時的,也有自己所獨有的。(思牧)
[ 責編:肖春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