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企破產潮來了?房價要大跌?出啥大事了?)
最近,一條房地產新聞特別火。
有媒體報道,2019年至今,已有446家房企宣布破產,平均每天1.5家房企破產,80%開發商將會死掉……
一石激起千層浪,經過轉載加工后更是格外吸引眼球。
但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圍觀群眾不僅看得起勁,更想知道房地產行業到底發生了啥?地產業是不是真的遭遇了大危機?地產寒冬是否已經來臨?未來的房價怎么走?您都問到點上了,別急,咱們慢慢說――
446家房企破產?報道不準確
首先,這446家房企破產的新聞是怎么來的呢?
有媒體查閱了人民法院公告網,在網站頁面內的公告內容中輸入房地產,在公告類型中輸入破產文書,能搜出了50個頁面,當時涉及2019年的破產文書達到30頁,以每頁15個房產案件計算,大概有450個左右與房地產企業破產相關的案件。然后,這條新聞的結論就出來了:446家房企破產……
466份破產文書466家房企破產。
公告中的文書不止有房企破產裁判,還有執行文書、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
當事人也是五花八門,有自然人買房鬧糾紛的,有旅游公司、保潔公司、化工公司等各類公司以房產抵債的……
雖然有不少房企破產裁判,但其他案件真不在少數,粗粗一算,466家房企破產的數據至少得打個8折,肯定沒有報道的那么邪乎。
地產行業不太平,房企分化很嚴重
雖然實際情況沒有報道中的嚴重,但上百家房企破產確有其事,不過也真的不足為奇。
為啥這么說呢?
因為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目前有近10萬家房地產企業,即便今年破產了466家房企,也只占行業的0.46%。要知道,就算在房地產市場最火爆的時候,每年都會有上百家房企倒閉,所以真不是啥大事,據此判斷地產行業要入冬了顯然是不靠譜的。
不過,大方向咱們掌握了,地產業內的一些趨勢各位也得心里有點數――
1
房企日子總體過得去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房企營業總收入14712.8億元,同比增長23.22%,增速比上半年有所提升,營業收入完成度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同時,今年前10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3251萬平方米,增速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商品房銷售額12.4萬億元,增長7.3%。
可以說,2019年將大概率刷新去年15萬億的銷售額紀錄。
2
未來壓力也不小
不可否認的是,房企正在遭遇資金、債務和融資困難等問題。
根據中原地產數據統計,2019年以來,已經有超過25次針對房地產企業資金鏈的政策。政策對于房地產融資的收緊,債務的大規模到期,都成了房企明年承壓的因素。
但就像經濟學家馬光遠所言,房企未來會有壓力,但只有當中國房地產企業100強破產比例明顯上升的情況下,才能認為這個市場進入寒冬。
3
行業洗牌分化加劇
融資收緊對中小房企打擊不小。
據統計,2019年以來,共有13只房地產行業債券違約,發行主體均為小型房企。有些小房企還因發不出工資遭遇員工維權。
不過,房企債務違約畢竟是少數,絕沒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但是,小房企地不好拿、錢不好融,很可能將在未來激烈市場競爭中被市場淘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曾表示,今后十幾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這也說明,行業的集中度將越來越高,“雜、散、小”的行業格局將有所改觀。
房企錢緊房價會降嗎?年底或有促銷
房企資金緊張,就會有降價賣房回款的沖動嗎?這是很多購房者關心的問題。
雖然不排除有房企承壓之下出現降價操作,即使房子賣出去了,也需要等到交房期才能真正回款,所以意圖通過降價賣房緩解資金和負債問題恐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不過,馬光遠認為,隨著年底到來,按慣例不少房企會通過降價的方式沖業績,年底可能會有一波降價促銷。
除了房企自身因素外,真正影響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另一大因素還在于各地的調控政策。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經累計調控550次左右,創造了政策調控的新紀錄,市場整體也已經降溫。
顯然,在“一城一策”的調控目標下,房價走勢將呈現出各自不同的區域性特點。總體而言,“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思路不會改變,房價大漲大跌的概率都是零,各地都會堅守“房住不炒”底線,遏制炒房、平抑房價,最大限度滿足剛需和改善性需求。
說了這么多,最后還是想告訴大家,不用過度關注房企破產那些事。一小部分房企破產也不會影響國內的房地產開發,反而,一個優勝劣汰的市場有助于地產行業的有序健康競爭,有助于老百姓(603883,股吧)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房子。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