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辰裝備募資7億3個漲停就開板 營收靠賒銷環保違規
華辰裝備(300809.SZ)今日巨量換手,一度打開漲停。此前,華辰裝備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截至午間收盤,華辰裝備報32.70元,漲幅9.99%,成交額5.89億元,換手率47.56%。
12月4日,華辰裝備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3923.00萬股,發行價格為18.77元/股,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華辰裝備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為7.36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為6.78億元,分別用于全自動數控軋輥磨床升級擴能建設項目、智能化磨削設備生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華辰裝備上市發行費用為5879.18萬元,其中,廣發證券獲得承銷費用與保薦費用4470.81萬元,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獲得審計費用與驗資費用580.00萬元,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獲得律師費用395.00萬元。
華辰裝備主營業務為全自動數控軋輥磨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全自動數控軋輥磨床。
2016年至2019年1-6月,華辰裝備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3億元、2.51億元、4.01億元、1.93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437.04萬元、5423.35萬元、1.37億元、6018.50萬元。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華辰裝備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低于凈利潤。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22.52萬元、6227.28萬元、8060.14萬元、5018.00萬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78億元、2.32億元、3.59億元、2.06億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6.23%、45.72%、48.20%、47.31%,毛利率水平總體處于合理范圍。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華辰裝備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6717.44萬元、7169.91萬元、1.06億元和1.0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12%、28.58%、26.28%和52.77%,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43次/年、3.61次/年、4.53次/年和3.73次/年。
報告期各期末,華辰裝備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總額分別為1.14億元、1.89億元、2.67億元、2.7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6.31%、75.44%、66.50%、141.79%。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46億元、2.01億元、2.02億元和1.94億元,占流動資產總額比例分別為49.22%、39.78%、32.56%和29.64%。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華辰裝備負債總額分別為1.97億元、3.17億元、3.17億元、3.11億元。
本次,華辰裝備計劃補充流動資金1.34億元,但招股書顯示,2017年7月10日,華辰裝備向股東分配股利 2.01億元。
據價值線,華辰精密多起訴訟未披露。天眼查顯示,華辰精密共涉及近10起法律訴訟,其分別是華辰精密裝備(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萬方板業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昆山華辰重機有限公司(華辰精密前身)與昆山升達建筑安裝有限公司、陸元榮民間借貸糾紛,高昌宏與昆山華辰重機有限公司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等。上述訴訟案件,華辰精密均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
報道還稱,華辰精密環保違規未披露。據昆山市人民政府源自蘇州市昆山生態環境局公開信息,2017年,在《昆山市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久試未驗類)驗收備案名單(第四批)》中,華辰裝備的前身昆山華辰重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辰有限”)“榜上有名”,其“昆山華辰重機有限公司擴建項目”,屬于久試未驗類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審批文號為昆環建[2011]4576號。據昆山市人民政府源自蘇州市昆山生態環境局公開信息,2017年,華辰裝備的原全資子公司昆山華辰機器制造有限公司,其“昆山華辰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自查評估項目”批建不符,屬于違法違規建設項目。
據京達財經報道,華辰裝備產品全自動數控軋輥磨床隸屬于金屬切削機床制造業下的磨床分支,行業市場規模不足8億,一是天花板太低,二是企業成行空間非常有限。而華辰裝備過于單一的主營產品結構,更難以抗拒經營風險與周期性波動。
證券市場周刊也在報道中指出,盡管華辰裝備所處的行業被稱為“工業母機”,并且在國家工業發展過程中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從各項數據指標來看,華辰裝備所在的行業可謂是處于“集體淪陷”當中。
報道稱,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方面,國家統計局規模以上企業統計數據顯示,機床工具行業2019年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2.3%,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15.4%;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0.9%,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67.8%。機床工具行業5547家規上企業中,虧損企業1033家,虧損面為18.6%。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虧損面最大為27.7%。
(責任編輯:DF378)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