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蟹卡”成“歇卡”??
孫小二
今年下半年,市場上掀起了一股“蟹卡熱”。因為便于攜帶、易于饋贈、價格優惠,許多消費者熱衷購買。但隨著提貨旺季的到來,諸多不如意也開始顯現:價格虛標、拖延提貨、缺斤少兩等。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消費者遭遇了蟹卡銷售的套路。
虛擬化的蟹卡遭遇現實化的提貨難,“蟹卡”何以成“歇卡”?其實,這樣的銷售套路并不高明,核心依然是打著價格優惠促銷的招牌吸引人。面對價格優惠的誘人“蟹卡”,商家天花亂墜的宣傳,盲目沖動消費,往往容易掉進各種消費陷阱和套路,財產利益受損;反之,冷靜理性消費,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上當受騙,保障自身利益不受到損害。編織再美麗的消費陷阱和套路,在冷靜分析、理性消費面前,也會無計可施。
“蟹卡熱”需要冷反思。如今是商品過剩時代,什么商品都供過于求,大閘蟹也好,其他商品也好,都不是什么稀缺品,市場有充足的供應。當并不稀缺的商品打著優惠促銷的招牌,尤其是優惠的價格與現實商品的市場價格出現過大“價格背離”,我們就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切莫跟風消費、盲目消費、攀比消費、沖動消費,這些非理性行為乃消費大忌,也是消費上當受騙的一個重要原因。培養理性消費并非難事,關鍵是做一個消費有心人,日久天長便能“習慣成自然”,理性消費水到渠成。
責任編輯:程立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