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首次亮“家底”
總額超萬億 教育、醫療衛生、科技和文化行業事業資產增長較快
本報訊(記者??李澤偉)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了北京市政府關于2018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關于2018年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這是北京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首次亮出“家底”。2018年末,全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3591.0億元,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總額10178.1億元。
綜合報告顯示,2018年末,全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3591.0億元,負債總額48948.4億元,所有者權益24642.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7071.0億元。金融企業國有資產方面,2018年末,市地方金融企業資產總額66513.8億元,負債總額60185.5億元,所有者權益6328.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6283.1億元,國有資本占實收資本的比例為66.0%。
北京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首次以專項報告的形式亮出“家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兩大類。專項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總額10178.1億元,負債總額?2118.6?億元,凈資產8059.5?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4106.8?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6071.3?億元。
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科技和文化行業事業資產實現較快增長。2018年末,市級教育事業單位資產總額858.0億元,同比增長2.7%,占市級事業單位資產總額的29.4%。醫療衛生事業單位資產總額529.8億元,同比增長16.0%,占市級事業單位資產總額的18.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02.7億元,同比增長9.4%,占市級事業單位資產總額的6.9%。文化體育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16.4億元,同比增長8.4%,占市級事業單位資產總額的10.8%。
報告提出,下一步將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推動國有資本向國民經濟命脈、國計民生重要領域集中。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資本監管能力。深入推動節約型機關建設,提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管理效率。積極開展南水北調東線二期規劃工作。
人大建議
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體制機制
市人大財經委員會認為,報告比較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本市在國有資產管理和報告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財經委員會提出,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體制機制,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規范清理工作;進一步夯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進一步加強企業、自然資源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理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等。
責任編輯:阮璐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