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全國醫保電子憑證昨首發

            2019-11-25 01:04:4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全國醫保電子憑證昨首發

              昨日,山東濟南市民楊女士成功申請了全國首張醫保電子憑證,這標志著我國醫保信息化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24日,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發布式舉行。為方便參保人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國家醫療保障局開發了相應的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同步上線,參保人可在各大主流App商城、應用商店下載使用。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醫保電子憑證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廣東七個省(市)的部分城市將陸續開通使用。國家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醫保電子憑證很快將覆蓋全國,未來有望實現異地互通,就算在外地也能輕松就醫。

              首家電子憑證在線復診落地濟南

              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支付寶上線了互聯網慢病診室小程序,這也是全國首家可用醫保電子憑證進行在線復診的醫院。

              濟南張女士的孩子最近有些感冒,去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后被告知,后續復診買藥可以不用來醫院,在線就能操作。張女士打開支付寶,搜索進入這家醫院的小程序,為孩子在線復診后,順利買了感冒藥寄到家。她感嘆,“非常方便!不用費勁跑醫院了,也避免了孩子交叉感染。”

              支付寶醫保行業總經理張俊杰表示,支付寶在第三方平臺中率先上線醫保電子憑證,就是希望能解決人們看病的痛點,借助互聯網幫助提升老百姓的購藥就醫體驗。他表示,在證件電子化推動下,未來人們看病、買藥的時間將大大縮短。

              研究5G和區塊鏈技術完善應用

              據國家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醫保電子憑證是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中參保人的唯一標志,是打通醫保線上服務的金鑰匙。

              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簽發,具備安全可靠、認證唯一等重要特點。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施子海表示,國家醫療保障局將不斷探索創新,深入研究引入5G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加快完善電子憑證功能和推廣應用,推進醫保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讓更多便民舉措更加廣泛地惠及人民群眾。

              要點

              1 方便:線上多平臺可使用

              醫保電子憑證不依托實體卡,參保人可通過國家醫保App,或者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經由國家醫保局認證授權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

              以支付寶App為例,參保人只需上支付寶首頁搜索“醫保電子憑證”,同意領取并經過刷臉認證后,即可一鍵將憑證放入支付寶“卡包”。今后去藥店買藥或者去醫院看病,刷手機就能輕松完成醫保支付,無需出示實體卡。

              2 豐富:醫保各業務場景適用

              參保人可通過支付寶在線享受各類醫療保障服務,包括醫保查詢、參保登記、醫保就診和購藥支付等,一張電子憑證可以服務于所有的醫保業務場景。

              3 通用:標準全國統一

              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生成,標準全國統一,跨區域互認,參保人可以憑證在全國辦理有關醫保業務,可以說“一碼在手,醫保無憂”。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全國異地跨省直接結算突破300萬人次,如果醫保電子憑證實現全國通,將惠及不少異地居住、長期異地工作和異地轉診人群。

              4 安全:實名認證加密算法

              醫保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和實人認證,采用國產加密算法,數據加密傳輸,動態二維碼展示,確保了個人信息和醫保基金使用安全。

            (責任編輯:DF52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