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市542項政務服務事項可網上辦理 各個移動端“掌上辦”事項年底前將達600項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昨天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北京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進展情況。今年以來,本市市區兩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減60%,市區兩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減少21000余份,精簡比例達到60%,市級和市區共有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事項542項,各個移動端“掌上辦”事項年底前將達600項。本市首批推出了京津冀“一網通辦”政務服務20個線上服務事項和43項線下服務事項,涉及企業開辦、公積金等領域。
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精簡六成
減時限方面,市區兩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減60%,事項受理前接件時限壓減80%。比如,社會保障卡的補領、換領和換發,原來需要3周時間,現在壓減時限后,包括制證時間在內,辦理僅需4個工作日,大幅縮短了辦事時限。減材料方面,市區兩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減少21000余份,精簡比例達到60%。減跑動方面,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在今年年底前,平均跑動次數由去年的1.5次壓減至0.3次以下。
全程網辦方面,市級和市區共有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事項542項。比如購買北京市行政區域內商品住房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事項,改革前,需要申請人現場提交房屋交易網簽合同;改革后,公積金中心審批系統與市住建委北京市房屋權屬交易系統信息共享,實現了全程網上審批。
微信支付寶等可辦300余項政務事項
本市優化網上政務服務,原來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個人用戶只支持口令(含短信驗證)登錄方式、法人用戶只支持口令和證書兩種登錄方式,注冊環節多、填寫信息多。今年重點引入了支付寶、微信、百度等第三方賬號等快速登錄,登錄方式增加到8種。辦事人只要擁有微信、支付寶、百度等第三方賬號,無需重新注冊,通過相關賬號掃碼或口令即可直接進行登錄。拓展渠道后,注冊用戶個人總數由2018年的158余萬增加到970余萬,法人總數由2018年的140余萬達到184余萬。
在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辦事人通過用戶空間,可查詢個人相關歷史辦件信息、辦件進度、身份證、戶口簿、社保卡、駕駛證、行駛證等個人電子證照,并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教育、住房、衛生、交通、社會保障等8大方面共計46項“我的定制服務”,實現更加個性化精準服務。今年10月,在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開通了統一公共支付專欄,聚焦辦理量大、影響范圍廣的收費事項,接入考試繳費、高校繳費、不動產登記繳費等4類共8項繳費服務。
本市出臺《政務服務指尖行動計劃》,利用微信、支付寶、百度等第三方渠道開發各類便民應用和輕量級小程序,為企業群眾提供多渠道智能化政務服務。目前,已分別支持微信小程序接入373項政務服務應用、支付寶小程序接入334項政務服務應用、百度小程序接入389項政務服務應用。線上預約辦理出生登記、戶口遷移和注銷、補領換領戶口簿、更換身份證、掃碼乘坐公共交通等常用事項,都可以“掌上辦”。會上介紹,到年底前,各個移動端“掌上辦”事項將達到600項。
京津冀“一網通辦”推出20個服務事項
本市聚焦京津冀區域內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首批推出了20個線上服務事項和43項線下服務事項,涉及企業開辦、公積金、社保、出境入境等領域。線上方面,依托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上線了京津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區。除預約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臺灣通行證以外,目前專區還支持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查詢、律師證查詢、“圖書期刊印刷委托書”網上備案等20項區域內通辦事項,同時對接了自來水、電力、燃氣、熱力繳費平臺,方便群眾在線繳費。
線下方面,將在“京津冀+雄安”四地實體大廳開設服務窗口,目前已經完成了窗口人員業務培訓,建設并部署了京津冀統一受理系統,提供了線下收件、信息錄入、異地發證、視頻會商和辦件追蹤等功能,已具備上線條件。上線后,居民將可異地辦理相關事項。
(責任編輯:DF398)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