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在中國的學習改變了我的人生”

            2019-11-19 09:14: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長城獎學金設立25周年慶祝活動日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非洲優先與對外關系部門助理總干事馬多戈出席紀念儀式并致辭。來自牙買加、泰國、烏克蘭、贊比亞等國的長城獎學金獲得者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在華留學的經歷,并表示“這是一份改變人生的獎學金”。

              長城獎學金由中國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4年共同設立,旨在支持和資助來自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政府部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員到中國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和研究。25年來,已有來自100個國家和地區的703名學生獲得資助,前往中國104所高校的242個專業進行學習。

              陳寶生在致辭中表示,長城獎學金項目是中國政府在教科文組織平臺與發展中國家開展人才培養合作的開始。該項目播下了友誼的種子,學員們成了不同國家間民心相通的使者、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他說,積極應對挑戰,實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造人類美好未來,教育和人才是關鍵,合作與共贏是唯一出路。各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強教育合作交流,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

              阿祖萊在致辭中稱贊長城獎學金設立以來所取得的成果。她說,長城獎學金是中國為促進發展中國家教育與科學領域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政府共同合作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加強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實際行動,是南南教育合作的典范。

              來自納米比亞的薩卡里亞?西蘭達是2016年度長城獎學金獲得者,他對記者表示,“在中國的學習改變了我的人生。在我去華東師范大學學習之前,我對中國了解甚少,這一年的學習加深了我在教育領域的知識儲備,在學成回國后我便參與了納米比亞關于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文件的制定工作。”西蘭達現在是納米比亞教育、藝術和文化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所首席教育官,他說,在中國的研修改變了他的職業前景,他將利用所學知識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這份獎學金也為許多學員提供了近距離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的機會。“我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了解并愛上了中國,在與中國朋友交往時收獲了深厚情誼,這一年對我來說是十分難忘的經歷。”來自烏克蘭的卡迪蓮娜?可米亞哈如今是一名中文教師,她一直在鼓勵自己的學生學習中文,有機會去中國看看。“這份獎學金給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也激勵著我為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貢獻一份力量。”

              (本報巴黎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9日 17 版)

            (責編:牛鏞、楊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