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生活豈能如此“裝修”(民生觀)

            2019-11-19 08:22: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與其造假裝修“門面”,不如踏實過好自己真正的生活

                ?

              出國旅游、香車豪宅、明星合照……你刷到的高大上朋友圈竟可能是假的!

              不久前,購買“素材禮包”打造“土豪朋友圈”的現象,在網上引發關注。這些“素材禮包”的價格從幾元、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節假日期間銷售更為火爆。通過商家提供的所謂“私人定制”的圖片與小視頻,買家可以讓自己的朋友圈得到一次“精裝修”。

              朱熹有云,“內無妄思,外無妄動。”不難理解,素材購買者之所以造假粉飾朋友圈,其實是虛榮心在作祟。他們希望借此營造出高品質的生活狀態、營造“走上人生巔峰”的形象,從而獲得存在感、獲得別人的關注與點贊。

              生活中往往不乏諸如此類的虛榮行為:比如購買仿制的名牌衣服包袋,讓自己顯得更有“面子”;比如把計步器綁在寵物身上,讓自己能在“步數榜”上名列前茅;再比如此前流行一時的“摔跤炫富”,假裝摔倒后灑落出一地的現金鈔票、珠寶首飾等等。種種矯揉造作、攀比炫耀、弄虛作假,于真正的生活而言其實是舍本逐末、毫無意義的。

              從心理學上講,求關注、求存在感是人之常情。當我們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狀態的時候,自然希望得到別人積極的回應、正面的評價。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存在感的獲得,不應該依賴物質上的炫耀,更不應當夾雜粉飾的虛榮。真正值得關注、值得點贊的,常常是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是那些寄托著意義和價值的事物:或許是剛剛讀后有感的一本書,或許是家人團聚的一張全家福,或許是轉發的一個暖心的瞬間。

              假“門面”說到底只是一場空,唯有把身邊的事、日常的事做到位、做踏實,才是面對生活應有的態度。而當一個人放下對外在的執念,將精力注入每個平平淡淡的日子里的時候,便可以時時活在當下,把每一天都過得飽滿而充實。具體而言就是,于內注重自己的修養,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個人魅力由內而外地自然釋放;于外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要養成辨別是非的能力。

              與其造假裝修門面,不如踏實過好自己真正的生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9日 13 版)

            (責編:莊紅韜、喬雪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