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經濟透視:全球供應鏈變革的喜與憂

            2019-11-19 08:22: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一個時期以來,國際貿易增速下滑、出口商品中的外來附加值降低等跡象,似乎預示著全球供應鏈正在收縮,同時也變得更加脆弱。事實上,這種現象并非始于現在。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期刊發的文章指出,早在這些干擾因素出現之前,全球供應鏈已經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工業機器人等技術的作用下變得更短、更智能、更快捷。

              自15世紀以來,國際貿易及其附屬的供應鏈迅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各國需求的增長、國際分工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從現實看,新技術的應用,使全球供應鏈的韌性更強、反應速度更快、指向更精準。這一變化是世界經濟在危機后重塑、主要市場需求轉型升級、企業經營模式轉變和新技術進步共同塑造的結果。

              經濟不景氣促使企業通過精細化運作來節約成本;消費升級使商品供應的及時性與物美價廉同樣重要。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為支撐的數字貿易的興起,帶動了供應鏈嬗變,“還未下單支付,貨就已經在路上”。各種數據的深度交匯和匹配,激發和創造了新的需求,它在吞噬傳統工作崗位的同時,帶動機器人成為生產和物流的主力,同時減弱了對產地的制約。一個非常直觀的現象就是,傳統商業模式正在衰退,而電商方興未艾。

              從全球科技巨頭到普通雜貨商店都在被倒逼進行供應鏈變革。IBM公司曾經因為不能追蹤和控制產品物流,大量計算機在法蘭克福機場積壓了一個月。如今,該公司已開始使用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開展產品追蹤。那些難以跨國運輸和量少價高的零配件,可以通過跨境數據傳輸加3D打印的方式快速生產、銷售和配送。

              新技術對重塑全球供應鏈的好處顯而易見,風險和隱患也不容忽視。從網絡安全的角度看,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在經濟社會領域廣泛應用,全球關鍵基礎設施的范圍與數量不斷擴張,網絡攻擊也將帶來更大規模的損失。從數據安全的角度看,由于數據的跨境流動與頻繁使用,防范數據濫用、加強隱私保護、維護國家數據安全的挑戰凸顯。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國家開始圍繞保護數據安全建章立制。一些科技巨頭濫用數據的行為得到懲罰。但是如何使這些新科技既利于世界經濟增長與全球供應鏈變革,又保證國家和個人的安全,依舊是難解之題。目前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70余個國家已就數字貿易國際規則開展探索性研究和初步談判,但這還遠遠不夠。讓全球供應鏈插上科技的翅膀騰飛,變得更清晰、便捷和安全,仍然需要更加和諧的國際環境以及國家、企業間更加廣泛的協作。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9日 18 版)

            (責編:莊紅韜、喬雪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