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拿什么根治非法“一日游”

            2019-11-19 06:03: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拿什么根治非法“一日游”

              相關部門和旅行社應當根據“一日游”市場所需,更加主動提供精準服務。正規“一日游”應通過官方綠色通道在網絡搜索上最先排名,精選多檔次、多品種服務滿足游客需求,最大限度擠壓非法“一日游”的生存空間。不斷接近零投訴的成績,讓我們看到了北京根治非法“一日游”、切實維護游客權益更大的希望。

              在旅游行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堅持把整治非法“一日游”作為重點。今年6月以來,市文旅局建立動態跟蹤、適時反饋、信息共享機制,積極推進“一案雙查”機制落實,發揮與公檢法機關“行刑銜接”的有效機制,嚴厲查處“黑車”“黑票提”“黑導”,群眾涉非法“一日游”投訴同比下降93.8%,絕大部分時間段實現了涉非法“一日游”零投訴,來京游客滿意度、安全感和獲得感有了新的提升。

              非法“一日游”是北京旅游市場秩序的頑疾,不僅侵害了游客的權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也影響了北京“首善之區”的城市形象。各相關部門采取多種疏堵結合的方式,持續高頻重拳打擊非法“一日游”違法行為。執法人員根據市場特點規律,以亂查案、以案查惡、以惡查黑,集中打擊涉亂涉黑涉惡的無證企業和無資質從業人員,不斷提升治理能力,積累不少新經驗新舉措。

              聚焦關鍵環節,精確打擊行動。非法“一日游”無利不往,其獲利點主要集中在自費項目和購物環節。“黑車”“黑店”作為涉違法行為的固定資產,容易被發現和查處,是非法“一日游”的關鍵所在。近來,相關部門通過對問題線索分析,開展了查扣“黑車”、關閉“黑店”兩個專項整治行動,僅查處“黑車”就有200余輛,旅游市場環境明顯改善。

              結合明暗聯動,創新治理舉措。經過數據累計,對非法“一日游”高發頻發旅游線路定位,相關部門派出暗訪組隨團暗訪,并在行程末端成立聯合執法打擊組,依法對涉案“黑車”“黑店”“黑導” 進行查處。2017年8月起,管理部門將北京市內每天的旅游團隊納入電子行程單監管平臺,通過科技助推,實現了旅游團隊全過程動態化監管,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持續懲戒整治,常態聯合執法。節假日和重點時段是北京旅游高峰期,非法“一日游”通常會“死灰復燃”。相關執法部門對旅游市場秩序實施不間斷的督導巡查,保持了上下聯動、高頻密集的高壓嚴打態勢。鑒于非法“一日游”違法成本較低,有專家學者認為,如果大幅提高罰款上限,施加更嚴格懲戒,將會對市場亂象形成更有效的震懾作用。

              非法“一日游”難以徹底鏟除,終其根本是市場有需求。雖然相關部門通過政府官網、微博、微信、短消息等渠道,甚至利用公交移動媒體發布“來京旅游提示”和“一日游”經典案例,但還是有很多游客存在“圖便宜、撿漏子”消費心理,被騙上當。與此同時,正規“一日游”即便報價不高,但非法“一日游”總會通過價格“便宜”一點,路程“方便”一點,用各種真假難辨方式讓游客上當。從這方面講,持續高頻重拳打擊非法“一日游”非常有必要,并且已經取得實際成效。

              涉非法“一日游”投訴同比持續下降,顯示近年來北京相關部門打擊非法“一日游”常抓不懈取得突出成效。然而,徹底根治非法“一日游”還是一個不小的難題。相關部門和旅行社有必要根據“一日游”市場所需,更加主動提供精準服務。比如,投訴線索反饋,60%非法“一日游”報名是在網上完成,說明不少游客進京前是通過網絡搜索旅游信息而撞上“李鬼”。在這個階段,正規“一日游”應通過官方綠色通道在網絡搜索上最先排名,精選多檔次、多品種服務滿足游客需求,最大限度擠壓非法“一日游”的生存空間。

              盡管徹底根治非法“一日游”尚需時日,但不斷接近零投訴的治理成績,為“首善之區”切實維護游客權益帶來了更大的希望。

            (責任編輯:DF522)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