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醫保藥品談判 當記取“低價藥 廢標”教訓

            2019-11-15 02:30:1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醫保藥品談判 當記取“低價藥 廢標”教訓

              馮海寧

              近日,有地方藥物采購中心披露稱,174個藥品將廢標、撤網。而據了解,公示的名單中有很多常用藥,如速效救心丸、鹽酸二甲雙胍、麝香痔瘡栓,以及甲硝唑、開塞露等等。另外,國家醫保局組織的新一輪醫保藥品準入談判近日啟動。有人降價90%,還是談不攏!

              如果醫院沒有這些低價藥可賣,不僅會限制醫生治療手段,還影響醫院與患者的黏合度,不利于醫院發展。雖說多方“受傷”,但最大的“傷者”是患者。?其一,已經習慣使用這些低價藥的患者,今后或將面臨無處可買的情況。其二,患者雖然可以買替代性藥物,但治療效果未必就好。其三,無論到市場上購買這些藥還是購買替代性藥物,患者用藥成本將增加。對常年使用低價藥的患者來說經濟壓力不小。

              雖然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每年都在增長,但不少人實際收入低于平均線。所以,低價藥廢標,低收入群體最不愿意看到。然而,市場并不會按低收入者意愿來運行,而是企業有利可圖就供應,無利可圖就放棄。當中標價過低讓藥企無利可圖或者面臨虧本,就會申請廢標。

              當然我們要理解藥企的難處,人工、原材料等成本都在上漲,而藥物中標價又過低,企業似乎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冒著違約、失信、被棄用的風險廢標,實屬無奈。不過,藥企也有責任,比如中標、上網前沒有對成本作出充分估算,或參與惡性競爭壓低了中標價格。

              希望其他藥企及時記取這種教訓。同時,藥物采購部門、評標專家也需要深刻反思,即一味壓低中標價是否系明智選擇。雖然本著既能減輕患者負擔也能降低醫保基金支出的初衷,但如果中標價過低,效果則可能適得其反,藥企、患者都會“受傷”,顯然沒有一個贏家。

              低價藥廢標現象對醫保藥物談判也是一種提醒。?筆者了解到,目前藥物必須經過中標、談判才能進入醫院等主要銷售渠道,不少藥企處于兩難境地,如果不參與中標、談判,藥企幾乎無法生存。參與中標、談判雖然有了生路,但也面臨成本壓力。因此,面對低價藥廢標,要么給予合理利潤,要么多措并舉降成本。

            責任編輯:覃肄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