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直播帶貨頻“翻車”警示了什么
王涵
當紅電商主播李佳琦再次被質疑虛假宣傳。據報道,李佳琦在今年9月份的直播中推薦一款他聲稱是“陽澄湖大閘蟹”的商品,但是消費者購買后才發現該商品實為“陽澄狀元蟹”。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佳琦發生兩起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這看似偶然,實際上存在必然性。在多起類似“翻車”事件中,電商主播的責任值得關注。
一方面,宣傳一件商品的前提是對商品足夠了解。李佳琦之所以能夠在眾多電商主播中脫穎而出,許多人認為跟他夸張的演繹和鮮明的語言風格密不可分。李佳琦多年專業彩妝導購的從業經歷,使他在講解彩妝商品時會比同行更勝一籌。他因“口紅一哥”走紅,是因為彩妝是他的強項,但是他不了解“炊具”“大閘蟹”,這就為“翻車”事件埋下了伏筆。
另一方面,主播不能一味謀利而不謀實。電商主播跟行業過去的宣傳方式相比,具有極高的購買轉化優勢,也就是將粉絲變成商品購買者的宣傳能力。而這種優勢恰恰也是許多品牌方選擇投入電商主播的原因。但是,當主播在高額傭金的刺激下,對前來合作的品牌變得來者不拒時,那么一些名不符實的商品“翻車”就成了必然。
有人為電商主播辯解,認為主播只是幫商戶做推廣宣傳,商品的品質與他們無關。但是,根據《廣告法》《電子商務法》的規定,無論是過去的明星代言人還是現在的帶貨主播,都要為所推薦、銷售的商品質量承擔相應的責任。這尤其體現在宣傳人員所使用的宣傳語言上,如果產品真的是“不粘鍋”,真的是“陽澄湖大閘蟹”,主播就有義務進行核實并展示依據,否則就存虛假宣傳之疑。
隨著網紅經濟和體驗式經濟的興起,消費者通過電商主播選擇購買產品已經成為消費主流趨勢。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網紅主播的出現打破了消費者和商品之間的消息和知識壁壘,主播們不僅知道大量的同類型商品,還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逐漸取得了大家的信任成為許多人的“消費指南”。
但是,即便是成為“消費指南”,也不意味著可以不顧事實隨便為某個產品或品牌背書。消費者的選擇是無限的,而一個人的信譽卻是有限的,直播“翻車”這樣的事情已經一而再,難道還可以再而三嗎?
責任編輯:覃肄靈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