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論:以法治方式呵護營商環境

            2019-11-04 10:52: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以法治方式呵護營商環境(新論)

            不久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通過并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填補了我國營商環境領域立法空白的條例,將為持續優化我國營商環境、快速推進現代經濟體系建設、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保駕護航。

            營商環境涵蓋企業登記、稅收征收、投資與知識產權保護、跨國貿易、治安管理等各個方面。好的營商環境像空氣、陽光和水一樣,須臾不能缺少,而法治,是對營商環境最好的呵護。近年來中央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出臺和落地,對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了具體部署,產生了良好效果。世界銀行發布《2020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指標綜合排名躍升至今年的全球第三十一名。優化營商環境,我國采取的政策措施成效顯著。

            現階段,將我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探索出的成功政策措施進行制度化、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公布的《條例》,通過立法的方式,將我國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其成熟經驗進行總結提煉,將相對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規,使其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可以更好提升執行力度和效果。此舉也再次表明了中國全力推動新一輪更高層次對外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

            以法治方式守護營商環境,對于提升全社會對優化營商環境的認識,將產生重要影響。這是因為,立法有助于建立起優化營商環境的總體規劃,明確未來若干年發展的政策導向,有利于完善我國營商環境的內部與外部條件。同時,通過及時將相對成熟的政策鞏固提升,有利于激發新的制度紅利,實現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此外,通過立法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法治軌道,不僅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的體現,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舉措。

            在內容構成上,《條例》共7章72條,既契合中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又聚焦解決問題的發力點。從設計理念看,既有對以往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也為各地區、各部門的探索創新預留了空間;從涉及法律主體看,不僅包括各類市場經營者,也涵蓋各類政府管理機構;從調整環節看,貫穿市場的準入、競爭、退出;從規范領域看,既調整政務服務領域,也調整行政執法和監督領域。特別是明確了我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標本兼治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可以說,作為一部立足于規范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法規,現實意義十分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對優化營商環境進行專門立法,不僅回應了市場主體關心的問題,而且對各界關注的前景進行了擘畫,進一步增強了國內外投資者、經營者、消費者的信心。強化法治思維、優化營商環境,我們一定能不斷釋放新的制度紅利,打造更加繁榮的市場。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4日 05 版)

            (責編:羅知之、孫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