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央農辦:遏制農村陋習蔓延勢頭
為了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樹文明新風,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中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1個部門近期共同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文明鄉風建設作出全面部署。
昨日,國新辦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指導意見》提出,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基本健全文明鄉風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
要讓農民人情費支出明顯減輕
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近年來,各地在革除農村陋習、樹文明新風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天價彩禮“娶不起”、豪華喪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還不起”以及孝道式微、農村老人“老無所養”等問題還大量存在,廣大干部和群眾熱切盼望出臺相關措施抵制歪風、弘揚正氣。
《指導意見》提出,爭取通過3到5年的努力,文明鄉風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基本健全,農村陳規陋習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社會風尚更加濃厚,農民人情支出負擔明顯減輕,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韓俊介紹,《指導意見》明確了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舉措。主要內容包括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依靠群眾,要依法依規,加強教育引導,堅持因地制宜。要以黨風政風引領農村新風,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責任,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在相關法律法規修訂中要增加文明鄉風建設相關內容。對不贍養、虐待父母等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建立正面激勵機制,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村規民約要有審查備案程序
《指導意見》指出,村規民約必須符合憲法和法律的精神,要有審查備案程序。對于村規民約當中帶有歧視性和違法的內容要及時糾正和廢除。
韓俊介紹,鄉村社會的治理要采取符合農村特點的方式,既要充分運用現代的治理理念和方式,也要充分發揮農村傳統治理資源的作用,采取村規民約來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推進農村易俗要列為考核項目
韓俊認為,黨風政風跟鄉風民風是分不開的,推動以黨風政風引領農村新風是《指導意見》提出的重要原則。
《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的報備制度。
韓俊介紹,近年來各地已經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有的地方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簽訂文明節儉操辦婚喪事宜承諾書,鼓勵黨員干部在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方面做表率。
有的地方對黨員干部宴席宴請的范圍和標準都規定得很細,不能變相收受禮金。還有地方靠群眾性自治組織成立移風易俗小組,常態化地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良風氣。
此外,地方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根據黨內規章制度,對黨員干部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抵制天價彩禮、孝親敬老等作出具體規定,同時發揮好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的作用,對違反相關規定的黨員干部要進行相應的處理。
組織部門在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干部進行綜合考評時,也要注意了解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的相關情況,將這方面的情況作為考核干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參考,對文明鄉風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的予以獎勵,對工作不力的要嚴肅問責。
(責任編輯:DF520)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