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京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2019-10-22 09:06: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趙永新)不久前,兩個科學大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和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同日奠基。繼2017年開工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和2018年開工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之后,北京再次啟動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稱大科學裝置,是指為提高原始創新能力,由國家統籌布局,依托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的大型復雜的科學研究裝置或系統。現代科技史表明,要想取得重大科技突破,離不開大科學裝置的有力支撐。

              提高原始創新能力、獲取重大科學發現,是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近年來,北京市把懷柔科學城作為核心承載區,大力推進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落地。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被稱為探測微觀世界的“超級顯微鏡”,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為法人單位,占地976畝,總投資47.6億元,預計2025年建成運行。項目建成后,將是我國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據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副總經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主任董宇輝介紹,光越強,就越容易看清楚。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建筑外形像一個巨大的“放大鏡”,可達到10納米量級空間分辨能力。

              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則是由北京大學作為法人單位,聯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懷柔科學城目前唯一聚焦生命科學的國家重大科技設施。該項目占地100畝,總投資17.35億元,預計2023年建成運行。設施建成后,將以前所未有的綜合能力、成像手段、研究范式,形成跨尺度、多模態、自動化和高通量的生物醫學成像全功能研究平臺,實現高端生物醫學影像儀器裝備的“中國創造”,成為生命醫學領域中世界一流的利器。

              據了解,今年下半年懷柔科學城將密集開工40個重點項目,包括科學設施和研發平臺項目14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10個、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項目16個,投資額預計198億元。屆時,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將達到5個,占北京總量的26%。懷柔科學城將形成定位清晰、高度密集、先進高端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依托這些大科學裝置,將有望取得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創科研成果,提高我國在基礎研究和前沿交叉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為構建國家戰略性科技力量、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提供堅實支撐。”北京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說道。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2日 14 版)

            (責編:岳弘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