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介紹上半年中國工業和通信業發展情況。(央廣網記者 高藝寧 攝)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要完成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一半以上的任務,不允許再增加新的拖欠。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自去年11月份到今年6月底,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共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超過3800億元。“其中中央企業完成進度比較快,現在已經完成了88%。有1/3的省份清欠進度達到了一半,甚至更高。”
與此同時,清欠工作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辛國斌告訴記者,部分地區的工作不實、不細,進展相對比較緩慢,部分地區還有零報告的情況。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再推進下去,可能到年底個別地方會出現拖后腿現象。“除了拖欠情況復雜的客觀原因外,更關鍵的是一些地方重視不夠、工作機制不完善、責任落實不到位。”對此,辛國斌認為,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正視面臨的困難,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并著手加以解決,切實將清欠工作抓出實效。
辛國斌表示,下半年,工信部將敦促地方政府和國有大型企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再接再厲、穩扎穩打,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談及具體措施,辛國斌介紹,一是加強調度約談。按月調度清欠進展情況,并進行通報,督促清償進度慢的地區和單位加大工作力度,必要時,要約談相關地區的負責人。
二是加強督導檢查,通過國務院大督查、全國減負專項督查、專項審計等方式對各地落實清欠工作進行全面檢查,以督促清、以督促改,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辛國斌透露,今年國務院大督查仍然將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貨款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國家審計署在此方面也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在全國成立了2000個審計小組,對于清欠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對于一些零報告地區加強督查審計,督促地方把這項工作切實抓起來。
三是加強舉報督辦,及時受理并核實督辦企業舉報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工信部設立了舉報平臺,各省同時也設立了舉報平臺,接受企業的投訴,掛牌督辦。“凡是有舉報的,我們都會發給各相關地區去核實、去核查。對存在惡意拖欠、久拖不決的典型案例,將予以公開曝光。”辛國斌說。
四是研究建立長效機制,加快研究中小企業促進法配套立法工作,探索將預防和解決拖欠問題納入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從源頭上解決拖欠問題。“行政手段有一定的效果,但從根本上講,要杜絕新的拖欠,一定要有法律做保障。所以,我們也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立法進度,希望從法治上進一步明確這一問題。”辛國斌說。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