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減稅紅包不斷落地、企業債規模持續增長 中國經濟“獲得感”滿滿

            2019-07-16 12:38:01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 王夢妍)“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多。”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今日表示。

              孟瑋介紹,所謂“穩”,是指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處于6%―6.5%的預期目標區間;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漲勢溫和;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所謂“進”,是指經濟結構在持續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從產業結構看,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9%,比第二產業高15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保持快速增長。從需求結構看,隨著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消費保持平穩增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4%,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投資補短板力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其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等短板領域投資增長48%和18.9%。從要素結構看,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等貢獻在增大,創新創業創造向縱深拓展,上半年日均新登記企業達到1.94萬戶。與此同時,區域之間的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生福祉不斷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減負紅包也不短落地。“今年預計將為企業和群眾減負近3000億元。”孟瑋表示。

              按照國務院第43次常務會議的部署,發改委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進一步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通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措施,來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運行的成本。

              從今年7月1日開始,發改委組織實施的第二批降電價的措施正式開始執行。加之4月1日開始執行的第一批降電價的措施,兩批措施累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846億元,其中降低一般工商業企業用電成本是810億元,全面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的任務要求。

              關于降低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主要的措施包括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降低了部分出入境證照類的收費標準,降低了部分商標注冊的收費標準,降低了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的標準;配合財政部減免不動產登記收費,加大專利收費減繳力度。相關文件已經印發實施,7月1日正式執行,共計減負金額約60億元。

              此外,加上發改委聯合交通運輸部實施的清理規范港口、鐵路、機場等物流收費,工信部實施的降低電信資費,今年預計將為企業和群眾減負近3000億元。

              關于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孟瑋表示,在相關政策支持下,今年以來,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快速增長,主要用于支持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社會民生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今年上半年,我委共核準企業債券112支3647.2億元,同比增長131%,主要是優質企業債券核準規模出現了較快增長。

              具體來看,上半年共核準優質企業債券23支2680億元,主要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市場化銀行債轉股、創投基金投資、文化旅游、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產業園區開發與運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核準一般企業債券51支522.2億元,主要用于標準化廠房、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等領域。專項企業債券38支445億元,主要用于城市停車場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綠色領域、社會領域等方向。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