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新辦吹風會解讀如何實現“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2019-07-16 12:10:21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健康是每個公民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期許。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國家層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并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今天(15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有關負責人共同解讀,如何實現“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已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歲,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初步控制。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表示,《意見》及相關配套的文件,提出了健康中國行動到2022年和2030年的總體目標,明確實施15項專項行動。“第一個板塊一共有六項行動,從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健康、健康環境等方面綜合施測,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第二個板塊共四項行動,關注婦幼、中小學生、勞動者以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維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第三個板塊有五項行動,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慢病以及傳染病地方病。”

            由于我國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偏低,吸煙、酗酒、缺乏鍛煉、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問題日益突出。全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腦卒中患者1300萬、冠心病患者1100萬;糖尿病患者超過9700萬;慢阻肺患者近1億;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80萬,總體癌癥發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疾病總負擔的70%以上。于學軍提到,此次發布健康中國行動的特點之一就是定位的轉變。“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行動全方位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活行為方式、生產方式、環境和醫療衛生服務等問題。針對重點疾病重點人群以及不同生命周期所面臨的突出的問題,提出明確的建議,作出系統的安排。”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居世界首位,并且低齡化趨勢明顯。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2018年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要創造條件讓青少年的視力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包括我們要不斷改善教室照明情況,按照學生身高隨時調整課桌椅高度,還有加強眼保健操,加強衛生防疫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學會一些保護眼睛、保護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鍛煉身體更需要場地建設。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僅總局本級投入近150億元,在57萬個行政村里做到“一場兩臺”,在城鎮老舊社區建設健身場地。目前,國家體育總局會同財政部將公共體育場館,向公眾免費和低收費開放。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司長郎維表示:“比如日常工作時間可以免費,節假日、晚上要低收費,不能高收費,這是公共服務。為老百姓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需求、健身需求,所以不允許高收費,最次也要低收費,盡量免費。”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