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專家熱議核心軟件創新發展: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受關注

            2019-07-01 17:20:02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趙竹青)“共建新連結,砥礪再奮斗――核心軟件創新發展”主題論壇6月29日在北京召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終身院士蔡自興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產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激烈的人才爭奪,要加快高端人才培養,促進產業升級。

            蔡自興介紹,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產值預估達230億元人民幣,并為實體經濟帶來1000多億元的增長。“人工智能作為信息技術革命的重要因素,已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對促進全面創新發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同時,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人才的供不應求。蔡自興說,我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已發展到近200所,還有約50所高校在開設人工智能專業。“但要滿足中國人工智能全面發展需要,至少還有100萬的各類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蔡自興建議,要通過多模式、多渠道,加快各層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特別是要加強高端人才的培養。

            據了解,此次論壇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是2019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的重要平行論壇之一。與會者圍繞我國核心軟件創新發展話題,從政策方向、標準制定、產業發展、學術研究、科技應用等方面進行探討。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在會上說,2019年1月至5月,中國軟件產業業務收入達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利潤總額3228億元,同比增長10.5%。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軟件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依然受制于人。”李冠宇表示,我國軟件產業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企業實力、行業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他建議,下一步,從增強創新能力、強化標準研制、深化市場導向和堅持開放合作四個方面推動我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新社表示,要繼續在加強在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兩化融合、數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支撐工作。他提出三方面任務:一是加強智庫建設,完善跟蹤體系,加強人才培養,打造有力支撐政府、地方、行業的“外腦”;二是繼續開展大數據試點示范項目和案例征集,不斷總結經驗,發揮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效應;三是加快工控安全體系建設,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協同推進,夯實工業信息安全發展基礎。

            論壇承辦方代表、柏睿數據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劉睿民認為,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實現軟件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既是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客觀需要,也是構建全球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他表示,作為一家以核心技術創新發展為基石的國產數據庫企業,要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應用創新,實現行業的標準制定與引領。

            論壇期間還發布了《中國數據處理技術與產業白皮書》。白皮書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數據處理技術與產業推進組”成員單位共同撰寫,通過梳理全球和我國數據處理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概括總結領域的發展重點以及關鍵問題,并提出新形勢下的發展建議。

            (責編:趙竹青、呂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