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十部門發文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2019-06-04 10:26:35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日消息(記者車麗 河南臺記者潘語怡)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目前,我國農村有697萬留守兒童,他們一年中和父母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溫暖他們的童年就是照亮社會前行的步伐。怎么樣才能讓他們的童年更加溫暖些?近日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十個部門聯合發出的關懷,能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怎樣的關愛服務,又能不能打通關愛兒童“最后一公里”?

              六一前夕,在河南南陽唐河縣正昌兒童福利教育資助中心,老師正陪同孩子們過完集體生日。六年級學生謝盼盼說,自己在福利學校一年多,得到了媽媽般的關懷,“在我生病的時候,白媽媽第一時間帶我去醫院看病,還給我做好吃的。在我成績下降的時候,白媽媽總是鼓勵我,給我輔導功課。我覺得白媽媽可親了。”

              謝盼盼口中的“白媽媽”正是資助中心的主任白宏穩,2013年她成為一名“兒童主任”。

              城郊鄉劉馬洼村,古城鄉付灣村等地都留下了她走訪的足跡。日常入戶家訪、建立留守檔案,針對有需求的兒童上報相關情況、申請救助是她的主要工作。白宏穩說:“篩查一些孤兒的信息,困境兒童的信息,去家里面看一看,然后在村里面了解一下實際情況,回來給每個孩子做一個檔案,有一個后期的跟蹤指導。”

              定期隨訪監護情況相對比較差,失學、輟學、無戶籍以及患病殘疾等重點兒童是兒童主任的工作職責。協助提供監護指導、精神關懷、返校復學、落實戶籍等關愛服務,對于符合社會救助等政策的兒童和家庭告知程序,并協助申請。白宏穩說:“現在資助的學生分集中資助和分散資助兩種。分散資助就是家里面有人照顧,他只是說經濟上困難。集中資助這一部分,就是以現在在謝崗實驗學校為一個基地,就是在家里面沒有父母照顧,也沒有其他近親屬照顧的孩子,直接接到學校里面。住校的就是特困的,還有孤兒,孤兒現在是39人。”

              父母不在身邊,那么留守兒童的安全則是最基礎的關注點。兒童主任的報告制度則為他們建立了一道保護屏障。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倪春霞表示:“比如這個孩子突然父母親出去打工,沒有委托監護人,讓孩子單獨居住,這個時候要報告。比如孩子突然失蹤了,監護人突然喪失了監護能力或者不履行監護職責了,或者說孩子受到了嚴重的家庭暴力,遇到這些情況時兒童主任要發聲,遇到嚴重情形的時候要向公安機關報告。”

              10歲女孩欣欣常年跟隨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她最期待的是父母的擁抱和陪伴。欣欣說:“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在家,我也想讓爸爸媽媽回來。”小芳的父母不幸因意外事故去世,從此孩子的芭比娃娃不離手。小芳說:“(它)像媽媽一樣,可以陪我睡覺。”

              每一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情況千差萬別,他們成長所需要的撫慰和照料也不盡相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表示,作為國家制度設計的“兒童主任”,需要專業化的培訓體系和財政經費支撐。王振耀表示:“他們的經費下一步需要系統,現在主要是一些慈善組織來支持,在體制中剛進行安排。只有用專業化的社工開始對各類困境兒童實施精準、一對一的非常個案的保護機制建立起來,這樣兒童福利和保護體系才能樹立起來。”

              一些地方兒童主任年齡偏大,精力不足且一部分處于兼職狀態。安徽黃山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發揮兒童主任的作用,依托社工組織關愛留守兒童。黃山市休寧縣源芳鄉的“行益堂”就是31歲的退伍軍人張志健從2016年起,為留守兒童創建的“兒童之家”,還請當地社工組織和大學生志愿者共同參與,為孩子們輔導作業、心理疏導、陪伴游戲。張志健說:“本身我也是一個留守兒童,退伍回來之后,我看到很多留守兒童還是像以前一樣分散在外面,所以我就想給他們一個可以學習、健康成長的地方。孩子們從中也確實有很多收獲,特別是家庭困難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經過志愿者的精心陪伴之后,性格有很大的改善,原來有暴力傾向、內向的,慢慢的都在往好的方向轉變。”

              為加強基層兒童工作隊伍建設,十部門要求,地市級民政部門負責培訓兒童督導員、縣級民政部門負責培訓兒童主任,每年至少輪訓一次,培訓包括家庭走訪、信息更新、強制報告、政策鏈接等內容。民政部下一步要通過組織編寫《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工作指南》等加大對基層工作隊伍的指導。

              目前,我國4.5萬“兒童督導員”和62萬“兒童主任”都已經實現了實名制管理,倪春霞表示,這為打通關愛服務兒童最后一公里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希望通過兒童主任這支隊伍,在兒童和家庭身邊要有一支隊伍能夠做孩子們的眼睛,及時發現問題,要能做孩子和家庭的口,幫助他們呼吁問題,要做他們的腿,幫助他們去奔跑、去解決一些問題,做孩子和家庭的口、眼、腿,幫助孩子們和家庭解決現實問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