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華為遭最嚴峻挑戰 ARM暫停芯片架構合作 危及備胎計劃

            2019-05-23 10:01:23     來源:鳳凰網

            意料之外!華為迎來最嚴峻挑戰。

            BBC最新報道稱,其獲得的內部文件顯示,孫正義旗下的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已經告訴員工,必須暫停與華為及其芯片公司海思的一切業務往來。

            這意味著,連華為針對美國禁令給出的芯片“備胎”也遭到了沖擊。

            ARM的設計,是當前全球大多數移動設備芯片的基礎。華為旗下海思設計的許多芯片都是使用ARM的基礎技術制造的,并需要為此支付專利許可費用。

            被曝文件中,ARM官方指示員工暫停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津貼,以及任何尚未簽訂的合約”,以遵守美國最近的一項貿易限制措施。

            有分析師表示,如果這一行動長期執行下去,對華為來說,將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打擊。

            在被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收購之前,總部位于劍橋的ARM一直被稱為英國最大的科技公司。

            為什么一家被日本企業收購的英國公司會選擇遵守美國的措施?

            這家公司在一份備忘錄中表示,他們的設計包含了“美國原產技術”。因此,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特朗普政府禁令的影響。此外,這家公司擁有6000名員工,在美國設有8個辦事處。

            AR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所有最新規定”,但拒絕進一步置評。

            華為也發表了一份簡短聲明:

            我們重視與合作伙伴的密切關系,但也認識到他們中的一些由于政治動機的決定而承受的壓力。

            我們相信這一令人遺憾的局面能夠得到解決,我們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繼續向全球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技術和產品。

            ARM是誰?

            ARM是成立于1990年的芯片制造商,前身是英國Acorn Computers公司。

            上世紀80年代末,Acorn和蘋果合作,開發出ARM核心。1990年,ARM從Acorn中分割出來,成為獨立子公司,蘋果也持有ARM的股權。

            2016年9月,ARM被孫正義的軟銀公司以243億英鎊(2121億人民幣)收購,不過目前總部依然在英國劍橋。

            ARM本身并不制造計算機芯片,其主要的業務是對外授權其半導體技術,把技術和工具打包售賣,買到的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可以使用ARM技術。

            而這個技術,也就是芯片界鼎鼎大名的ARM架構。

            根據軟銀2017世界大會公布的ARM市場份額,ARM架構在智能手機和調制解調器方面占比均超過了99%,而在車載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設備上的市場份額也分別超過了95%和90%。

            有些時候,芯片制造商僅需要取得ARM授權架構或“指令集”,它們決定了處理器如何處理命令。這種情況下,芯片制造商可以獲得最大的設計自由度。

            另外,制造商還可以申請ARM處理器核心設計授權,也就是芯片晶體管布局,之后再和其他元器件組合,創建芯片系統。

            因此,高通驍龍、Apple A系列、華為麒麟、三星Exynos這些主要應用在手機上的芯片,還是Intel、IBM、富士通、LG等其他半導體公司,它們的底層其實都有使用ARM的技術,只要這些芯片廠商一直使用ARM的技術,ARM就可以處于不敗之地,躺著賺錢。

            換句話說,上面這些芯片廠商的命脈,也在ARM手里。

            ARM的美國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何塞,該公司在華盛頓、亞利桑那、德克薩斯和馬薩諸塞設有辦事處。也正是因此,ARM的設計跟川普的禁令有了關聯。

            “不幸的情況”

            繼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限制其購買美國技術之后,ARM的工作人員在5月16日被通知到這個決定。

            外媒BBC也證實,已經看到了ARM公司5月18日的備忘錄,詳細解釋了出口禁令的影響。

            5月21日星期二,美國商務部又宣布給予華為90天的“有限豁免”期,臨時允許華為購買美國制造的商品。

            但ARM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工作人員尚未被告知可以與華為或其子公司繼續合作。

            ARM的發言人也拒絕透漏了與當下華為合同的現狀。

            一份備忘錄顯示,有上層指示ARM的員工,暫停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互動。

            ARM員工收到的說明中指示他們,告知華為(或相關)員工,由于“不幸的情況”,他們不能“提供支持交付技術(無論是軟件、代碼還是其他更新),參與技術討論,或與華為、海思或任何其他指定實體討論技術問題”。

            在行業活動中與華為員工接觸的ARM員工必須“禮貌地拒絕并停止”有關業務的任何對話,可以強調個人可能因違反交易規則而承擔個人責任。

            這項禁令似乎也適用于ARM中國公司,它是去年與中國投資財團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ARM擁有49%的股份,旨在使ARM能夠為中國地區的產品開發和銷售提供支持。

            難以逾越的障礙

            華為之前透露了公司的“B計劃”,即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而且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然而,華為難以采購到具有足夠質量的國產組件。

            華為目前從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采購部分芯片。但是,海思的芯片是使用ARM的底層技術。

            雖然海思半導體和華為可以繼續使用和制造現有芯片,但最新的禁令意味著將來不能再從ARM獲得開發硬件的支持。

            據ARM公布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ARM手機處理器的市場份額在90%以上,中國設計的SoC中95%都是基于ARM技術。

            不僅是手機CPU麒麟處理器用到了ARM架構,GPU、基帶芯片和外圍芯片都有ARM的授權。其他智能設備,如智能手表、路由器也都在使用ARM架構的處理器。

            在自動駕駛領域,ARM的市場份額占到了50%。只有服務器市場未打開,市場份額僅有1%,但是華為自研的服務器芯片鯤鵬920使用的正是ARM架構。

            今年下半年,華為設備將用上海思即將推出的麒麟985芯片。根據ARM的消息來源,這款芯片預計不會受到禁令的影響。

            然而,消息人士稱,華為下一代芯片尚未完成,而且可能需要自己從頭開始設計。

            ARM和華為工程師之間的關系,現在非常緊張。就在本月初,華為還宣布打算在位于英國劍橋的ARM總部附近建立一個研究中心。

            “ARM是華為智能手機芯片設計的基礎,因此這對華為來說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研究機構CCS Insight的副總裁、半導體行業分析師Geoff Blaber說。

            “也就是說,由于華為供應鏈中的大量公司已采取行動遵守美國的禁令,華為的經營能力已受到嚴重影響。”

            目前還不清楚的是,ARM停止與華為合作的原因是根據自己對美國禁令的解釋,還是來自美國商務部的通知。

            來自IHS Markit的分析師Lee Ratliff評論道:“如果這種解釋是正確的,那將會影響到世界上每一家半導體公司。他們無法用新的內部設計輕松替換這些部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才剛剛起步。”

            也有評論稱,反全球化的特朗普,正在用全球化手段達成其目的。

            華為挺住!

            嚴峻挑戰當前,華為的選擇只有一個:挺住,渡過難關。

            知乎中央處理器(CPU)話題優秀回答者@JZWSVIC表示,目前的形勢并不用太悲觀,因為華為已經獲得了ARM架構的永久授權。

            JZWSVIC分析稱,現有已經獲得的指令集不受影響,其實已經包含ARM指令體系的基本指令,主要是后續擴展的指令集可能就沒有授權了。

            也就是說,華為有實力的話,可以進行自己的類似擴展,定義指令集后自研執行單元和流水線路徑,正好可以借此檢驗下自家那套自研架構和編譯器的實力。

            贊同這種觀點的不止一位,有知乎網友表示,可以看出從麒麟980芯片開始,華為就開始大舉“魔改”ARM底層指令集。

            從華為買下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就能看出,這是為了以后擺脫ARM鉗制更方便。

            有微博網友表示,如果華為渡劫成功,華為將會被封神,中國的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將會迎來春天。

            如果華為渡劫失敗,華為后面的大疆等中國高科技企業將也會被扼殺,中國高科技將再難有出頭之日,要完全依賴外國,中國將會被資本主義國家任意拔羊毛。

            這就是華為的處境,華為是這場“戰爭”的排頭兵,不能倒下。

            真正的痛點不在于ARM,在于基礎學科的研究:

            再久點就沒ARM什么事了:

            選擇在第一時間給華為打氣的群眾不止一位。

            相信任正非,希望早有準備,這個冬天,真的很難。

            華為度過這次難關就是真的無敵了,希望能夠。

            華為扛住啊!!!

            對于華為來說,ARM的斷供也是一個轉機,同一時間給了華為兩樣東西:一個是機遇,一個是挑戰。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在舊架構到自研新架構的緩沖期,華為挺住!渡過難關!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