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4月26日電 堅持規劃引領,突出產城融合,努力把青島打造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青島,對標深圳,期冀實現時尚元素與產業資本、城市規劃設計的完美融合,依托品牌的創意打造和影響力,重塑城市時尚品格。
逐夢深藍,青島舞動藍風帆
在我們共同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上,海洋把人類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青島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已經邁出新步伐。
海洋科技引領,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青島海洋科技創新資源優勢突出。青島市涉海科研機構26家,占全國19%,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占全國33%,全職涉海兩院院士約占全國28%,三項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一。
以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為引領,青島擁有得天獨厚的技術支撐和人才基礎,為海洋科技領域貢獻出了“中國智慧”。
海洋產業轉型,涌現藍色經濟活力。
2018年青島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327億元,同比增長15.6%,占青島市GDP比重27.7%。今年春天在青島市動員起來的一場“海洋攻勢”,正在解鎖青島海洋新動能,推動青島藍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青島海洋經濟正在加速滲透進制造、漁業、醫藥、科技、服務、教育等眾多行業,形成以海洋交通運輸、海工裝備、濱海旅游等為代表的海洋傳統產業,與海洋生物醫藥、現代涉海服務業、海洋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海洋新興產業并行發展的基本格局。
海洋文脈滋養,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美麗海洋。
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和濱海文化旅游名城,是青島人不懈的追求。多年來,青島堅持陸海統籌、灣區統籌、河海共治,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不遺余力地親海、護海,藍色經濟和生態保護相得益彰。
2019年年初,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相關報告,膠州灣水質優良海域面積占膠州灣總面積比例為73.7%,比五年前提高了10.3個百分點。
以海為媒,青島堅持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讓祖國的藍色疆域更加富饒,讓更多人共享海洋福祉。
多元創新,青島打造時尚之城
歐陸風情的歷史風貌,溫潤宜人的海洋性氣候,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豐厚多彩的人文底蘊,令青島這座城市洋溢著時尚而又浪漫的獨特風情。
己亥新春,《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兩部國產科幻電影上映,它們共同的置景拍攝地——青島廣受關注。2017年,青島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電影之都”稱號。青島正在打造全球最大全產業鏈影視基地。
時尚是生產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在青島,國際時裝周、國際啤酒節、國際管樂藝術節、國際帆船周、海上馬拉松等大型活動每年輪番上演,讓這個城市處處彌漫著時尚氣息。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舉辦,讓多元文化、創新思想、智能科技在此集聚、融合,青島各個領域、各個角落繁衍出的時尚因子正躍躍欲動,構筑起充滿生機、開放進取、品質卓越的時尚之城。(數據來源: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4月26日第19版)
責編:王瑞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