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拳腳相加!韓國300多名議員大打出手 錘子鐵棍輪番撬門(圖)

            2019-04-26 14:31:02     來源:海外網

            1556258115271798.jpg

            25日晚,韓國朝野議員在國會發生沖突(《韓民族》)

            image.png

            26日凌晨,韓國執政黨議員試圖用工具撬門,進入國會會場。(韓國《中央日報》)

            海外網4月26日電 25日下午到今天(26日)凌晨,韓國國會上演了多場“肉搏戰”,場面激烈宛如動作電影。

            image.png

            國會會議室的門面目全非(news 1)

            300名議員之間不僅拳腳相加,還為了占領會議室,動用鐵錘、鐵棍等工具強行撬門。沖突造成多人受傷,被抬上救護車。而為了防止局面失控,國會議長不得不下達一道命令:時隔33年首次動用了警衛。

            1556258556221076.jpg

            韓國朝野議員在國會發生沖突(韓聯社)

            據韓國KBS新聞報道,對峙的雙方,分別是朝野四黨(包括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和自由韓國黨。

            25日,朝野四黨原本預定將《選舉法》等指定為“快速通道”(Fast track),但因自由韓國黨的反對,未能取得任何進展。

            00504230_20190425.JPG

            自由韓國黨女黨鞭率領眾人高喊口號(《韓民族》)

            當天上午,自由韓國黨兵分多路:一撥議員占領國會3間會議室,阻撓會議召開;另一撥議員圍堵一位執政黨議員的辦公室,致使其無法出席會議。

            當天晚上,韓國執政黨議員發起反擊,他們來到國會議案科,試圖提交法案。不料,這里已經被自由韓國黨提前占領。兩方議員在此發生3次沖突,最后以執政黨議員失敗告終。

            image.png

            韓國執政黨議員用鐵錘砸門,進入國會會場。(韓國《中央日報》)

            26日凌晨,將《選舉法》指定為“快速通道”的日期,已經過了一天,朝野四黨突破自由韓國黨的阻攔,最終在國會召開了司法改革特委會會議。原本定于25日晚9時舉行的會議,被迫推遲了將近6小時。

            因為自由韓國黨議員在會議室門外死守,強行進入會議室的只有6名議員,而其他議員未能進入場內。

            image.png

            自由韓國黨黨鞭展示撬棍,怒斥“暴力”。(韓國《中央日報》)

            這6名議員進入會場的過程,也是非常艱辛:

            凌晨1點半,首先有30多名執政黨議員來到國會議案科外,與封鎖會場的自由韓國黨議員發生沖突。

            隨后,又有300多人加入“戰斗”,沖突升級,現場叫罵不斷,議員們互掐脖領打斗,皮鞋散落一地。

            還有部分人趁機動用羊角錘、鐵錘、鐵棍等多種工具,輪番撬門。但仍然以失敗告終。

            201904261082723136_21.jpg

            自由韓國黨議員死守會場(《韓民族》)

            最后,6名議員勉強進入了其他會議室,不過,因為投票表決需要的法定人數為11人,因此會議舉行僅40分鐘即告停會。凌晨4點,執政黨議員才解散離場。

            共同民主黨決定在26日上午舉行議員大會,經商討后,再次召開司法改革特委會會議。

            與此同時,自由韓國黨也在國會議案科外召開議員大會,商討對策,抵制《選舉法》等被指定為“快速通道”。(編譯/海外網 劉強)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劉強、李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